第二十五回 (1 / 2)

彩霞半邊天 延陵居士 3289 字 10個月前

這安慶縣就如同一個大垃圾場,臟亂差嚴重,要想整治,就脫不開一個錢字。

依現在安慶縣的快速發展情況,將來安慶縣的商賈隻會不斷的增加,不會減少,王彩霞有了對商客提出規範的本錢。

縣衙府門貼出了公告,王知縣請知名商賈,縣衙議事。

“錢掌櫃,糧店生意可好?”

“王掌櫃,托福,還過得去!”

“劉掌櫃也來啦,近來生意可紅火啊,掙了不少銀子吧。”

。。。。。。

縣衙大廳內,商賈站滿一堂,衣著華貴,相互打著招呼,拱手作揖,一邊打探著知縣大人招他們前來,不知何事。

坐在最上首的,就數慕容玦了,他現在可是安慶縣最大的商賈,所有的廠子、禽舍,都要他發話,想要分一杯羹的商賈都要和他打好關係。還有,前幾日,慕容玦放出消息,第一批禽蛋已出產,有渠道銷售的商賈,又是一陣的拜訪求見。

杜記糧莊的杜掌櫃上前向慕容玦打聽說:“慕掌櫃,您和王知縣大人交好,消息比咱們靈通,不知,這次招咱們前來,所為何事?”

慕容玦搖了搖頭,笑道:“杜掌櫃,我們這些小民咱裡知道大人的意思,不如坐下,等候知縣大人出來便知。”

杜掌櫃暗罵小狐狸,麵上諂媚點頭,“慕掌櫃言之有理。”坐在一旁的椅了吃茶。

不久,王彩霞在二爹爹、張縣丞等多人的陪同下,從後堂步出,此次王彩霞決定對商賈地管治和征稅。決定將張縣丞、錢主簿、趙典史等人拉進來,反正他們閒著也是閒著,除也吃酒磕牙,就是等著年底分紅,不如讓他們出來做點事,現在他們的利益都是和王彩霞連結在一起,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王彩霞獲利越多,他們分得的好處也就越多,自然會儘心做事。

見王彩霞等人出來,各位商賈們紛紛向王彩霞拱手作揖,心道原來傳聞是真的,安慶縣的知縣是個不到二十歲的少女,儘然有這麼大的氣魄和手段,創出這麼大的局麵。

王彩霞坐在正中,掃了眾人一眼,點點頭,示意眾人坐下,“有勞各位掌櫃前來縣衙,本官深感欣慰。”

在座的各位商賈們聽了,忙紛紛遜禮。

王彩霞抬抬手,低下靜了下來,繼道:“諸位也都瞧見,安慶縣的民戶越來越多,生意也越來越繁華,這都是各位掌櫃的功勞,不過這人多了,就產生了許多的問題,那就是道路擁擠,街道臟亂。”

她品了口茶水,頓了一下,“以後我安慶縣開辦的廠子會更多,各處前來做工的民戶們也會更多,勢必你們的生意也會更好,為了更好的規範我安慶縣的經營秩序,本知縣決定在安慶縣內實現月國各州地牙貼製和市籍製,並依此而照章陳納稅,有偷稅逃稅者,第一次發現嚴重警告,第二次發現重罰,第二次發現將趕出安慶縣。”眾商賈聽了,心中一凜。

依照月國的規定,州府的商賈必須實行商人市籍製度,所謂的商人市籍製度,就是商人們手持申請市籍開業保證書到政府登記,經官府批準,取得了當地居住的權利,並交納一定的市租後,才批準在城內建立商鋪,從事販賣,和後世的工商管理登記也差不多。

這種製度的實施,有利於對商賈的管治和征稅。安慶縣從前隻是一個窮縣城,農戶的肚子都填不飽,哪有閒錢逛街買貨,商賈稀少,店鋪冷清,對商客們的管治相對簡單,縣衙裡根本收不上稅銀,任何一個商客想開店鋪,都可以任意開出,稅銀不交一文,但現在安慶縣的變化大了,商賈有利可圖,蜂擁前來開張。縣衙也有了收稅銀的理由。

至於牙貼製,是指那些收取傭金的掮客,經本人申請,官府批準下發印信文簿,就可以從事各種的商業活動。

對於這些商賈們的管理,稅銀的征收,安慶縣將獨立成立一個部門,設主使、副使、攢典、巡攔等小吏,具體的管理人物,就由張縣丞任主使,錢主薄任副使,其餘人由張縣丞商量指派,每月稅銀的帳目,將由錢主薄審理,收上來的銀錢,由王彩霞新提撥上來的家丁李十八保管,每年除了公費外,一半做縣城的規劃整治費用,一半按安慶縣衙的大小官職集體分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