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儘春來,在赤壁遇挫的曹操已經引軍北歸,留大將曹仁駐守南郡,駐所在江陵。吳主孫權命周瑜、程普乘勝追擊,統兵數萬,與曹仁隔江相持。
在攻打南郡之前,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益州將領襲肅率軍投誠東吳。周瑜上表,請孫權把襲肅所部撥給呂蒙管轄。
他人都豔羨呂蒙從天而降的福氣,但呂蒙卻因為周瑜此舉犯了頭疼。自己在赤壁寸功未立,為何有此殊榮?如此一來,如何讓在大戰中拚搏廝殺的袍澤們服氣?對此疑問周瑜不置可否,隻是似笑非笑的搖搖頭:“子明果然懵懂。要抬舉你的,又不是本都督一個。“
這個都督,簡直是要把自己放在火上烤。呂蒙回到自己的居處苦思了半天,然後被迫做了一件令自己痛苦不堪的差事:認認真真的給孫權寫了封親筆信。他寫道,恕屬下直言,大都督的意見欠妥。襲肅乃是有膽識有才能的一名乾將。他遠道向慕教化,前來投誠,應該增其兵而不是奪其權。否則豈不是冷了降將們的赤誠之心。
好在孫權依了他的意見,歸還了襲肅的兵權。到達周瑜手中的官報和軍令中,還附有一封孫權給呂蒙的私信。周瑜把標有吳主親印的火封信劄交給呂蒙,又露出了那種有些揶揄的微笑:“聖眷正隆…怎麼辦?我是否要派你去趟公安?“
呂蒙尚未準備行囊,另一場廝殺已經開始。周瑜意在曹仁的住所江陵,首先需派大將襲取上遊的夷陵,以便對江陵形成側背威脅。甘寧自願請命,笑曰“這次容不得他人搶功“。他行事倒也痛快,率千餘人馬三日內便偷襲得手。周瑜原以為情急之下,曹仁不會太在意夷陵,不想對方分毫必爭,立刻分兵五千圍攻甘寧,欲奪回夷陵。曹軍圍城數日,箭如雨下,逼得昔日的錦□□動彈不得。甘寧不得不派輕騎突圍,向周瑜求援。
周瑜大帳內,諸將擔心兵力分散,如果救援夷陵,則造成江陵空虛。曹仁雖然有五千人馬在圍城,但他本人和大將徐晃仍在江陵坐鎮,虎視眈眈的直麵東吳主力。
蔣欽和呂蒙都請命去救甘寧。周瑜思索半響,搖了搖頭。“這一戰後我需立刻引軍到北岸與曹仁決戰。兵貴神速,我要親自出征。公奕,文向和子明我都要帶走…何人可以暫守江陵營地?“
一時眾人無言。呂蒙環顧帳內,突然道:“公績可以。我保他十日能守得平安。“
周瑜掃了一眼淩統,後者激靈一下,兩眼放光,急忙拱手道:“都督請下令,末將願替都督分憂。“
周瑜微微皺了一下眉頭。淩統年少但勇猛過人,三征黃祖和赤壁的軍功在帳內都有共識。但讓這個下巴上剛剛長出胡子茬的孩子守大營,實在太過風險。他問年輕人:“對方是曹仁徐晃壓陣,你能守多長時間?”
淩統顯然也意識到了此事的份量。他看了看呂蒙,又看了看周瑜,猶豫半響答道:“正如中郎將所述,末將能保證十天無失。但過了十日,就不好說了。”
他要是拍著胸脯豪氣衝天的請都督放心,周瑜反倒會不放心。但他這一猶豫,周瑜心裡卻有了底。他看了看呂蒙,後者不易察覺的點點頭。於是周瑜一笑:“也好。十天之內,不可與敵軍交戰,不可撤掉我陣中帥旗,日日換哨,一切照舊,以佯作我大軍未動。我解了夷陵之圍後,自然火速返回。”
周瑜大軍的到來令圍攻夷陵的曹軍措手不及。呂蒙蔣欽率軍猛攻,曹軍抵擋大半天,但架不住兩麵受敵,力量太過懸殊,很快就撤走了。吳軍在黃昏之前進了城,城內已是一片狼藉,甕城中竟無一片不著箭的地麵。甘寧搖搖晃晃迎上來,拜過大都督。他沒戴頭盔,腦袋上胡亂纏著一層布,頭發也散亂著,雖然狼狽但是居然神采奕奕。
“乖乖,再來晚些,我就是做了鬼,也要深更半夜擾你好夢去!”甘寧伸手攬著呂蒙的脖子,狠狠的晃了晃。
呂蒙一把推開他:“放規矩些!回去可要拜謝公績:你這次欠他一條小命!”
甘寧哼了一聲,對他的一片苦心嗤之以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