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軍在北我在南。此季節刮西北風,他們順勢,占天時之利。但我們的營盤據險峻地勢,濡須口一片堵得嚴實。子明還命人在夾水口修建新船塢,同這裡一樣,三層硬弩以保拒敵無失。“
孫權隨著周泰的手臂向西邊眺望,然後低頭看到了下方距離自己最近的第三層弩陣。他徑自走下瞭望台,一個就近的衛兵低頭讓開,顯出身後一架強弩。
不看則已,一看驚心。一人多高的弩機上,黑色的鑄鐵箭頭長尺餘,箭稈足有兩三指寬,浸過油的絞繩紋絲不動,張勢待發。孫權驚道:“如此利器,這不是要把一頭牛釘到牆上去麼?“
周泰回答:“這層硬弩不是射人,乃是射船的。兩軍對陣,多先出蒙衝數鬥,小船速度快,螞蚱似的討厭,隻要中上這麼一箭,就能射穿船幫,兩三個窟窿入水,也就走不動了。“他嘿嘿一笑,“要是真有晦氣鬼,身上挨這麼一箭,那就真應了‘與艦船共存亡‘了。“
孫權暗自咋舌。但隨即想到戰況慘烈,彼時又會是一片江血橫流,他不由暗忖:這陣勢固若金湯,子明難道要在這裡就破釜沉舟,背水一戰麼?
“這等硬弩我們都布在最高層,下麵兩層逐級遞減,然後是弓兵陣。弓兵配有五十擔強弓,選的都是力氣大胳膊壯的好兒郎。主公要是想試試臂力,可以下去找他們較勁。“
武人好兵,談起軍務也有喋喋不休的時候。周泰癡性發作,孫權隻有微微一哂,不以為意。他伸手摸摸弩上鐵鑄般的機括,心裡模模糊糊的感到很興奮。
“主公小心。“旁邊的衛兵趕上,一拱手:“機括都是開著的,主公莫要誤發。“
孫權一時興起:“我若是想發一箭試試呢?“
那衛兵嚅涅一陣,最後單膝跪下:“呂都督軍令,若無軍情而誤發一箭,打草驚蛇,小的人頭不保。還請主公贖罪!“
孫權看了周泰一眼,後者無奈的點了點頭。
“好吧,就不為難你了。“孫權轉頭遠望江對岸,臉色沉下來,深深吸了一口氣。
*
幾日後,曹軍前鋒人馬在水上集結,突出曹營五裡,鋒頭直指吳軍船塢。呂蒙點兵萬餘人,要趁敵軍未安營紮寨之時急破之。孫權要隨軍親征,被幾員大將勸阻,呂蒙更斷然不允,隻好作罷。
吳軍於辰時出發,日出東南,正好照花了曹軍弓箭手的眼,照亮了吳軍弓箭手的目標。呂蒙分兵三路,左翼由董襲率五樓船,居高臨下衝擊李典的部署;右翼由蔣欽率兵四千,配油船和引火器具。中路則有呂蒙親自壓陣,丁奉和甘寧在中路前驅使。
呂蒙站在羅經甲板上,回頭顧後方尾隨的船隊時,突然看到下層兵士中一個都尉打扮的人似曾相識。他認得自己船上所有校尉以上的麵孔,偏偏這個似曾相識的都尉卻讓他心裡一驚。
“來人!把那人帶上來!“他手一指,早有幾個親兵下了樓梯。
那人是被畢恭畢敬的“托”上來的。吳候孫權掩不住自己的尷尬,摘下壓到眉毛上的頭盔,隻能乾笑兩聲。
呂蒙頓時頭疼欲裂,但又不好發作,隻好鐵青著臉,命令自己的旗艦放慢速度,落到艦隊中間,讓甘寧的船取代自己的位置。
幾艘船一換位,孫權才意識到因為自己的冒然,恐怕是壞了呂蒙的安排。他不好多嘴,隻有一言不發的站在呂蒙身邊,看著前方風帆林立,都吃緊了北風破浪前行。
船出塢後,至開闊地帶,風勢漸強。孫權站在高處,隻覺得正月的江風冰冷刺骨。正躊躇間,突然感到身邊的呂蒙似乎一拍他的後背。回頭一看:原來不是呂蒙伸手,而是他的披風被吹開,兜起來拍到了自己身後,竟有些把兩人裹在一起的意思。
孫權抓住那白色的厚重織物,有些豔羨的在指間一撚。呂蒙轉頭看見,就把披風解下來,給他裹在身上。
“江風刺骨,主公還是回去艙房吧。“許久沒有開口的呂蒙語氣裡不見一絲波瀾。
孫權儘管牙齒打顫,但臉上的冰冷卻和凜冽北風無關。
“也罷,“看到他這副彆扭相,呂蒙居然笑了。他抬手指著前方頭頂的主帆,“不能讓主公掃興。主公請看那桅杆….“
孫權抬頭,正好聽見後方舵手長長的吆喝一聲:“左轉舵!桅轉右!-------“
四周軍士回應道:“桅轉右!-------“
吆喝聲中,主帆突然在風中收了圓潤的曲線,開始劇烈的震動。橫中的桅杆嘎嘎作響一陣,突然呼的一聲橫掃過船身,早有準備的軍士急忙收繩,直到主帆轉到右首,恢複了鼓脹的圓弧。
主副幾張帆重新吃滿了風。船身逆風轉彎後,隨即傾斜到一邊。沒有任何預備的孫權一個趔斜,被呂蒙架住了。“主公小心。“
孫權這才明白為什麼平日裡,甘寧等人走路都是不堪入目的螃蟹狀:這是在艦船上最穩當的步態。
風勢更猛,船身傾斜越來越厲害,甲板上的繩索和器物都開始慢慢滑動。戰船船首尖而高翹,吃水處形狀狹窄,破浪時激得江水飛花瀉玉,起了一人高的白浪。孫權忍不住好奇,晃了幾步到高傾的船舷一邊,探頭望去:冷風撲麵而來。船借風勢,浪隨船形,妙在舷下無遮擋,竟似在風中自由翱翔一般。
乘風破浪之時,孫權眯上了眼睛,隻覺得此生從來沒有這樣恣意快活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