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 章 有恩報恩,有怨報怨……(1 / 2)

起墳之後,剩下的事就簡單方便許多了。

時序經過周全思考後,決定將楊二丫的遺軀火化,而後帶回京城,長久供奉在京郊的長安寺中,橡木村老家隻留她的衣冠塚。

火化當日,整個臨榆郡的高僧都被請至望蜀村後山,聲勢之大直接驚動了當地官府,最終還是由時一出麵,方免去許多無用的寒暄。

日頭升至高空,時序將火把丟到高高壘起的木堆上。

一陣北風襲來,火勢驟然變大,不過頃刻就將上麵著錦衣的軀體吞沒。

與此同時,梵音響起,僧侶撥動手中串珠,誦響往生咒。

時歸就跪在不遠處,她這幾天哭了太多回,眼睛已經完全紅腫了,望著眼前撩人的火焰,再也流不出一滴淚,隻剩乾巴巴地盯著,再見母親最後一回。

時一和時二依舊護在她身後,見狀垂下雙眸,無聲默哀著。

這一把火燒了多久,時歸就跪了多久,耳邊的梵音也響了多久。

時序始終挺立在火旁,仿佛感受不到火焰的灼熱,親眼看著大火中的顏色越來越少,直至徹底與火焰融合在一起,化作一片灰白。

他本不信神佛,可若他的所作所為能給妻子積攢些來世福報,莫說隻是百位高僧誦經超度,便是再多再難,他也給得起。

“阿彌陀佛——”

在年邁住持的提醒下,時序走到已熄滅的灰燼旁,親手將覆在上麵的灰骨收進提早準備好的木匣中,又啞聲喚來時歸:“阿歸,來。”

時歸跪了太久,雙膝幾乎失去知覺,全靠時一的攙扶才走來,她神情發木,隻憑直覺行事。

時序說:“送你娘最後一程吧。”

說完,他牽起時歸的手,帶她將最後一捧骨灰收進匣中。

咯噠——

匣上的玉扣被合緊,不大的木匣被珍重地放到時歸手中。

斯人已逝,幽思長存。

因著這骨灰是要帶回京城的,木匣就被妥善放回馬車上,在三麵座位中占了一整麵,上麵覆著一層素色長絹,一進馬車就能看見。

而就在火化後的第二日,時序就提出啟程回京。

時歸滿心滿眼都是對麵的木匣子,早晚都記著上香供奉,一聽說娘親的屍骨要儘早送去長安寺,對回京比起時序還要迫切。

便是馬車駛離臨榆郡,她也沒想起除娘親外的任何人任何事。

比如那一心想著攀富貴的楊家人。

殊不知,馬車啟程的第二日,楊家這些年的所作所為就都被呈到時序手上,他略過楊家的興衰,隻看了楊二丫和時歸在他家的遭遇。

有從楊家人那裡得來的,也有鄉裡鄰裡看到的。

這一切都能從時歸口中得到驗證,可在看過記錄後,時序隻冷眼將其燒了個乾淨,全無向時歸問詢的意思。

畢竟,他看到的過往沒有半分歡喜,他可舍不得叫女兒再難過一回。

在時歸沒有注意到的地方,隨行的護衛少了三五人,最後連時一都脫離了隊伍,馬不停蹄地趕回望蜀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