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已揮退眾人的空蕩蕩殿中,隻回蕩著李斯悲戚的聲音和腦袋撞擊地磚的聲音。
宴會所見神畫種種,這對君臣並未說出口,卻心照不宣地確信對方必然也看到了。
此時,嬴政負手立於於殿中南向,良久,轉身垂眸打量著他,靜靜不語。
李斯等了半晌,一顆心漸漸沉了下去,王上若震怒罵他質問他,事情或許還有轉圜的餘地,說明君王尚未生氣到極點,總歸還想要個理由,這就意味著,他至少還願意聽自己辯解。
他方才在宴會上想了很多種辦法,這才敢在宴散後借著議政事之名,一路死乞白賴跟來章台宮。更是打定主意,就算要麵對君王的雷霆怒火,他也定然能見縫插針為自己和家人謀取幾許生機。
畢竟,比起胡亥和趙高的肆意濫殺王嗣、禍害國家的罪大惡極,自己的罪名在君王這裡,興許是可以再商榷的。
但他沒想到,王上不罵,不怒,亦不問。
君若不問,臣便不能答。
而似這般一言不發的沉默,他自來到秦國後,隻在王上身上見過一回。
五年前嫪毐作亂,敗後逃離鹹陽,王上當日便回宮發布懸賞令:活捉嫪毐者賞金百萬,砍其首級領功者,賞金減半。果然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嫪毐很快被活捉到鹹陽。
那一日,王上召文信侯呂不韋進宮議事,他有幸以文信侯隨從的身份跟著進了宮。
他清楚地記得,那日陽光和煦地鋪灑在殿中,天氣極好。
年輕的王上端坐於席上,神色也如今日這般平靜無波,接著,衛尉押解著嫪毐來了,趙太後也哭哭啼啼來了,正在文信侯大惑不解之際,隻見衛尉拎出兩個哀嚎不止的孩子來到殿下。
那一刻,趙太後登時哭得更厲害了,顫聲指著王上質問,“嬴政,你這是要做甚?他們可是你的親弟弟啊,你就這般冷血,連自己的至親骨血也不肯放過嗎..”
趙太後見王上無動於衷,又放軟語氣哀求道,“政兒,你是母親懷胎十月生下的孩子,他們也是啊,你們本是同根兄弟...”
那時,王上也是異常平靜地起身,神色淡然開口道,“今日寡人請諸位前來,是想借你們的眼睛看一看,這秦國的天下,究竟應當執掌在何人手中!”
他抬袖揮手,殿外王翦、蒙驁、桓猗眾將身披鎧甲而立,殿內衛尉手起刀落,兩顆人頭骨碌碌滾落在地。
那一日,親眼目睹兩個奸生子被殺的嫪毐,當場被拖出去五馬分屍,滅其三族,而趙太後則被王上送去雍地監禁。
走在出宮的路上時,李斯不經意間瞥見,文信侯藏於寬袖之中的手,一直在顫抖不已..
想到這裡,李斯已隱隱預感到,今日恐已凶多吉少,真乃天意也!枉這些年蠅營狗苟算計人心,卻從未料到,第二次見識王上絕情封心之際,竟是那神畫預言落在自己身上之時!
悠悠蒼天,何薄於我!
他目中閃過一抹陰霾,胡亥,你這害人之鼠!
雖君不問,臣便不能答——但今日既要踏上黃泉路,枉我李斯一生謹小慎微,在這臨死前放肆一回又何妨!
他胸中頓時湧起無儘勇氣,猛地抬起青一塊紫一塊的額頭,膝行匍匐至嬴政身前,悲聲道,“王上啊!臣能被世間最強大的君王親自賜死,實乃此生之大幸,絕無半絲遺憾!但人之將死其言也善,臣死前有一事鬥膽懇請王上,請王上殺了胡亥公子以絕後患!長公子之死、列位公子公主之死、秦國二世而滅之禍,樁樁皆源於胡亥公子,請王上勿要養虎為患呐!”
憑著心頭一腔憤懣驅使的孤勇一口氣說完,李斯再次重重磕在殿上,默默等待下一刻被腰斬於市或五馬分屍的厄運。
哪知等了片刻,頭頂傳來君王低幽的喟歎,“李斯啊,寡人倒是頭一回見你這般放肆。寡人方才本在想,是否寡人在這世間活著一日,你李斯便能忠心一日?如此看來,寡人似是又錯了..”
李斯身軀一顫,心頭刹時湧起一陣狂喜,正待要開口,嬴政已俯下身親自將受他扶起,凝視著他,一字一句緩緩道,
“寡人今夜本想殺了你。因為,寡人視你如商君,料想你亦視寡人為孝公,豈料你竟敢在寡人甫一離世之際便叛變,此乃欺君之過也!可轉念之間再想,你雖一步走錯,卻未步步錯下去,若你選擇與奸臣同流合汙,任由他們胡作非為,又何至淪落父子同赴黃泉的下場?你雖負了寡人,卻終究未負大秦,死是世間最輕易之事,但死人是不能將功贖罪的。”
“你縱然可一死解千憂,卻也可選擇繼續活下去,助寡人一路掃平四海,為寡人守好這秦國朝堂,讓神跡之預言永不發生,用行動證明,你李斯確確實實對寡人一片忠心!而機會,隻有這一次。”
李斯顫顫巍巍抬起頭,仰望著麵前如神邸一般的君王,哽咽道,
“臣李斯多謝王上不殺之恩!臣雖非忠貞死節之士,亦無顏再說赤膽忠心之言,但臣李斯願以身家性命起誓:我李斯此生若負王上,負大秦,便讓我五雷轟頂而死,死無埋骨葬身之地,永不能入輪回之所..謝王上給臣重生之機,臣定將功折罪報效大秦!”
這一刻,他才真正體會到這位年輕君王遠超年齡的胸襟與手腕,確確實實比自己揣測到的還要多上許多,一時心中百感交集,隻恨不得立刻做件轟轟烈烈的大事以表忠心。
嬴政微微頷首,對於神畫所展示的秦國來日之預言畫麵,他深信不疑,內心雖悲痛震怒不已,但自從少年時期接連經曆一件又令他憤怒之事後,他便慢慢學會了獨自排解情緒,如今早已習慣養成自然。
他深知,人愈在暴怒之時,愈容易被暴怒支配做出錯誤的決定,所以往往無能者才會動輒暴怒,因為無須動用智慧去控製它。
至於李斯,他一開始確實動了殺心,但一遍遍回想畫中細節時,他發現了一個之前忽略的細節:自己去世之時,李斯名義上雖為左丞相,統籌九卿之事,但那趙高竟一人身兼數職!
他通過此事敏銳地察覺到,來日統一後的秦國已暴露出一個弊端:開郡縣製先河而無古例可循的統一帝國,將使皇帝的權力高度集中,遠遠淩駕於百官之上。
因此,畫麵中頗得自己欣賞信任的趙高,表麵上行中車府令之職管理皇帝的出行車馬,又兼行符璽事保管國之玉璽重器,可實際上,他還兼管著君王的安全保障與後勤、掌管皇宮宿衛、文書管理等職,儼然還是半個隱形的郎中令!(1)
表麵看起來,當時李斯的丞相之職固然比趙高的職務要高上不少,但丞相管轄之事多為公事,且需得君王首肯才能施行。
而趙高卻是君王身邊的近臣,手握皇宮衛尉調動之兵權,又能利用寵信在君王身邊收買人心安插勢力,所以他這個宦官手上的實權,在關乎君王之事時,卻遠遠大於隻涉國事職務的李斯,畢竟自古“縣官不如現管”。
換而言之,若把二人的處境換一下,假設李斯是野心勃勃的奸相,在出巡途中想勸忠臣趙高共謀篡位矯詔之事,想必當場又會是另一個結果了,因為他以丞相之職根本無法扣留詔書,也接觸不到皇帝印璽,更遑論隨行衛尉身為皇帝護衛,是絕不會聽丞相調令的。
而此時的嬴政以旁觀者的身份,清晰地意識到,不管是趙高犯法而免其處罰,還是他後來無限膨脹的隱形權力,都是自己這個君王濫用權力賦予他的!
而這一切意味著,秦國後來的製度有重大缺陷!君王發出的法令缺乏審核監督流程,才會讓身邊佞臣鑽了空子。自己在世之時尚且如此,何況胡亥那草包?
這般前因後果一想,再加上李斯並無主動謀亂之心,又在神畫中為堅守立場而下場悲慘,且結合他一貫出色的能力和忠心的表現,嬴政難免生出幾分憐才之心。
至少他能斷定,隻要自己還活著一日,李斯便會老實一日,且先留著觀察吧。
至於趙高,他前幾日似乎聽過這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