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點是關於最後的類似“題外話”的總結句。作者隻在前三章用了這樣的寫法,我很能理解作者的本意,這類句子一般有很好的烘托氣氛的作用。但是除了第一章結尾的那句,剩下兩句“修羅非人,其貌美,其心向惡。雖非人,卻有比人更深的執念,若不願其執念為惡,便給他比惡更引人墮落的執念吧”和“阿修羅族乃好戰之族,無論男女老幼,皆生而為戰。論謀戰,無人能出其右,若謀心,則未知”在表達上略有不足。其實作者要是對佛教和印度神話並沒有深入了解的話,並不提倡寫這樣的句子,因為很難達到想表達出的感覺。
說完開頭,我想來談一下對整篇文的感想。讀完之後,蛋黃可以說對作者擅長什麼不擅長什麼有了一番了解。
作者最大的優點在於人物互動的描寫。修羅刀和小包子相處的場麵充滿了朦朧溫馨且曖昧的感覺,這一點讓我很喜歡。小包子被寫得很到位,很清澈很溫柔的孩子。修羅刀似乎和文案上的個性不太一樣,平時有股清冷的感覺,偶爾會冒出一點天然呆,不過人物塑造還算成功。在兩個人物身上我都看到了各自的成長,互相之間的羈絆也越來越深厚。可以預見將來應該有一段分開的時間,但是童年的深刻羈絆最終會讓他們踢飛小三走到一起(咦?
作者在本文中進步最大的地方應該在於戰鬥場麵。一開頭的戰鬥場景有些蒼白無力,就像是對著一頁頁漫畫“翻譯”過來的。而寫到和魔族之王交手的地方已經流暢了許多,在使用側麵描寫烘托氣氛的時候也有所提高。
相對的,作者對於陰謀方麵的構想就有些不夠成熟。每個人的動機不同、心態不同、個性不同,所以做出的決定也不同。在安排這些勾心鬥角的時候,本文稍嫌薄弱了。雖然來來回回解釋了幾次天帝陰謀的主要部分是讓阿修羅族和人族通婚,可我實在想不通為何通婚後的孩子就一定更容易被天帝一方利用,而不是選擇跟隨父族。
另外還有一些細節也讓我感覺到了輕微的崩壞感。在描寫迦樓羅王的時候,作者似乎把迦樓羅的高傲完全忘記了,竟然想主動向阿修羅王立誓稱臣。那是飛翔在天空中的鳥,怎麼就這麼容易低頭了呢?阿修羅王上殿一次,許多人開始意|淫他,甚至起了反應,事後還被宰殺。試問這樣的情形真的有可能出現在天帝的王殿上嗎?《聖傳》這部作品很成功的一點就在於,它塑造出的每個人物都是鮮活的,是有個性有思想的,不是圍繞著主角的附庸,希望作者也能多加學習。
最後,個人覺得《聖傳》的題材不太好寫,作者可以想到一個完全獨立的親世代的故事已經相當不容易了。不過和這部以“命運”為主題的作品比起來震撼力有些不足。好在似乎也埋下了圍繞在修羅刀周圍的伏筆,隻要能自圓其說,即使不能將主題升華,也可以獻給讀者一個有趣的故事。請繼續加油吧↖(^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