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如今的人力,藥材是挖不完的,更何況那附近的山多得很,依祿山讓其他人挖去了,還能去彆的山。他認識的草藥多,不愁挖不到。
許黟並沒藏著掖著,便說是依祿山附近山野裡,不過他還是叮囑一句:“挖的時候要留根留種,這樣才能源源不斷,若都挖乾淨了,下次去可就沒有草藥能挖。”
“依祿山我去過幾次,我怎麼沒見到那麼多藥材?”
許黟道:“我讀過幾年書,學過一些醫書,懂一些。”
“原來是念過書的……那你現在怎麼不讀書跑去挖草藥了?”
“對哩,挖草藥能賣幾個錢,還得是讀書好。”
許黟微笑,沒有回答。
臨走前,他問妙手館裡學徒:“我手裡有一些首烏,想著製成熟首烏再帶過來,想問問是什麼價。”
“你會製藥?”學徒訝然,他在妙手館這麼久,大夫都不讓他製藥。
許黟:“會一些。”
“哦。”學徒一邊收攏擠在腳邊的新鮮藥材,一邊道,“按進貨價少兩成,熟首烏一斤能賣到三十六文。”
三十六文……
比他想的還要低挺多,三蒸三曬,一斤生首烏最後能製成六兩熟首烏。這樣下來,他挖到的那些何首烏製好,能有兩斤多。
*
新掙到手的銀子根本留不住,轉頭,許黟就拿著銀子進了糧鋪。
說要斷炊不是誇張話,家裡的米桶隻餘個底,還能再做兩頓,明天就沒得吃了。
他背著大筐進來,糧鋪的店哥兒立即過來問買的什麼。
“我要一鬥稻米,再來一鬥黎米,和一升黃仁小扁黑豆,一升黃酒。”許黟朝著店哥兒說道。
聽完許黟要的東西,店哥兒動作麻利的準備起來,一鬥稻米有十二斤左右,未脫殼的,價格要八十文錢。
如今這年月風調雨順,糧食的價格起伏不高。許黟還要買彆的東西,買太多糧食也搬不回去,且還沒到冬日屯糧的日子,他自然不會買太多。
黃仁小扁黑豆,也就是古早的黑大豆品種,用來製首烏的,一升按現代的斤重來算,有一斤二兩多。除了製首烏,剩餘的黑豆小火煸炒,再拌豬油,也算是一道可口小菜。
古人普通百姓吃黎米多,放在現在,這黎米是劃分為粗糧的行列的,多吃一點黎米對身體好。
他做飯不行,但懂得藥膳和食療,在他看來,多吃些粗糧是最好不過的。
等把五禽戲和忽雷太極拳撿起來了,養出力道,學會幾招拳腳,他就能去到更深處的林子裡,找一找其他貴重的藥材。
至於買黃酒嘛……
在聽到妙手館裡的學徒說熟首烏一斤收價是三十六文後,他就不打算把手頭的何首烏出手了。
而製首烏有兩種法子,一種就是三蒸三曬,一種則是用黃酒和黑豆,先把黑豆加水煮,把黑豆煮成渣渣,過濾豆渣,剩餘的豆水繼續熬,熬成略微粘稠的黑水,就可以加黃酒拌勻。
接著,便可以把切好的何首烏放進去,密封在陶罐裡,隔水燉,燉到汁水全部吸收完,就可以夾出來晾曬乾。
這樣做就直接一步到位,但出現的失敗率也高。
許黟倒是不怕,他以前製過,雖然那個時候用的器材更加先進,可如何加黑豆和黃酒的比例他都記得,試試就能知道怎麼樣了。
買了糧,還有今天的飯食。
書上寫的,北宋期間,即使是市井的普通人家,也喜愛在外麵買吃食,很少會在家裡做飯。
他本以為誇張了,沒想到是真的。
就這麼一會功夫兒,他就看到不下六七個跑腿的閒漢,手裡提著精美的食盒,食盒有上下三層,裝滿了主家要買的吃食,沿街跑過,殘香入鼻。
許黟今天不用去山裡采藥,有大把時間逛逛這市井。這做買賣最多的,當屬西街了。西街住的富人多,但商鋪更多,沿街兩邊都是大大小小的鋪麵,什麼樣的都有。
街道兩邊的小攤也都是乾乾淨淨的,飄來陣陣饞人的香味。
許黟抵不住誘惑,在賣甜食的小攤上買了一份南瓜餅,裡頭是紅豆餡的,一份有三個,柿餅大小,賣價五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