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雪中,馬蹄聲急,朝堂之上,一場風雲正在上演。
金鑾殿上,皇上聲音疲憊而痛楚:“傳旨,肅王….”停了許久,終於繼續說道:“肅王沈南筠,不法祖德,不遵朕訓,陰謀奪位,陷害寧王,自即日起廢為庶人。其餘參與者貶放儋州,永不錄用……。自此以後,不複再提往事,違者處以謀逆。”一字一句,痛心疾首,說到最後,竟是老淚縱橫。
父子情,君臣義,都在這一道旨意中化為烏有,灰飛煙滅。
史書記載:元昭二十二年,肅王勾結吏部尚書,陰謀陷害寧王。聖旨下,肅王廢除封號、貶為庶人,幽禁府中。無涯一役參與者皆發配邊疆,永不啟用。
隨著廢黜聖旨一同下的還有一道皇上口諭,念在襄王忠心為國的份上,保留昕雅郡主稱號,同時府中吃穿用度皆如往日。
接二連三的變故,聖上聖體已有行將就木之勢。朝野動蕩,人心躁動,仿佛天下都已嗅到更迭之意。
聖旨下達之日,帝都,雪。皇帝病危,立皇四子沈南意為太子,寧王妃周今宜為太子妃。
是夜,雪輕,深寒,整個宮中清靜的叫人不安。內侍宮娥低頭垂目匆匆來去,似乎生怕惹禍上身一般,噤聲少言。忽聽一聲痛哭:“陛下龍馭歸天!”,再黑夜中格外刺耳,人群迅速往大殿聚攏。
沈南意閉目仰頭,一陣淚水撲麵而來,他激靈靈打了個冷顫。見他雙手在身邊緊握成拳,根根筋骨分明。
一陣邪風撞上窗棱,“哐”地將長窗吹開,一道電閃伴著雷鳴劃破長空,撕裂天地,照亮雨幕昏暗。
稍縱即逝的電光下,沈南意臉上蒼白如雪。
他恨了那麼多年的父皇終於去了,在這失去的一刻,才發現原來說出來的恨都已無力。
帷帳中一片死寂,良久響起一片哭聲。
宮燈如影,帩帳似血。
龍榻之上,昭帝終於走完了他的一聲,緊閉雙目,安靜得仿佛睡了過去。
沈南意趕到榻前,無聲的喚他:“父皇!”
溫熱的液體落上他的麵頰,滑落在心底。身側周今宜抬起手來,握住了她,聲音嘶啞:“阿意,讓陛下安心的去。”
幽深的大殿,隻餘下了層層疊疊的哭聲。珠簾的影子在地上微晃,隔出生死兩重天。
片刻之後,殿中傳出傳位詔書。
大燕開國,已百餘年,現今俱各安全,朕身後爾等若能惕心保全,朕宜欣然安逝。太子沈南意,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著繼朕登基,即皇帝位,即遵逾製,持服二十七日,釋服布告中外,鹹使聞知。
太傅周瑱及內侍李公公一同對外宣旨,李公公念完聖旨撲地痛哭。一乾重臣尚在震驚中未曾回神,淩王沈南煜前跨一步,叩拜沈南意。
周瑱及大學士楊沫等人也正襟叩首,擁立新帝。
殿外束甲林立、兵戈整齊的禦林禁君隨著蕭蕭宇等的動作同時俯拜,次第而下的殿階前,金甲遍地,層層漸遠,如一片洶湧金潮轉瞬覆蓋了整個皇城
沈南意獨自站在龍階儘頭,舉目遠望。
日暮輕啟,即將破曉,東方天邊驟然大亮,一顆紫微星當空躍起,那不可一世的光芒萬丈奪目,照耀九天。
九月初七,登極大典的準備工作就緒後,禮部尚書奏請即位。
群臣將沈南意扶擁至椅上坐,百官先排班,執事官舉冕服案、寶案至前。丞相、諸大臣奉袞冕跪進,置於案上。丞相等就取袞冕加於聖躬。然後丞相等入班,通讚唱:“排班”。排班齊後,眾大臣鞠躬,奏樂。然後眾大臣三拜,平身,樂止。然後再三拜,平身,樂止。通讚引丞相至皇帝寶座前,通讚唱:“跪,搢笏”。丞相搢笏,承傳唱眾官皆跪。捧寶官開盒取玉寶(即皇帝的玉璽)授丞相,丞相捧寶上言:“皇帝登大位,臣等謹上禦寶”。然後尚寶卿受寶,收入盒內。通讚官唱:“就位,拜,平身”,百官按通讚指引拜、平身。通讚官再唱:“複位”,引禮官引丞相自西複歸原位。通讚官接著再唱:“鞠躬、拜興、拜興、平身、搢笏、鞠躬、三舞蹈、跪左膝、三叩頭、山呼萬歲、再三呼、跪右膝、出笏”等,百官按通讚官所唱步驟做。做完之後,皇帝解嚴,通讚唱:“卷班”。百官退下,禮畢。具鹵薄導從,詣太廟,奉上冊寶,追尊四代考、妣,告禮節性社稷。還,具袞冕禦奉先殿,百官上表稱賀。然後丞相等百官各就位,皇帝穿袞冕升禦座,大樂鼓吹至樂止。將軍卷簾,尚寶卿捧禦寶置於案上,拱衛司鳴鞭,引班引文武百官入丹墀拜位中,向北立。樂作,百官在通讚官的指引下行三跪九拜之禮。
頒布詔書,以表示皇帝是“真命天子”,儀式莊嚴而隆重。
元昭二十二年春,昭帝薨,四皇子沈南意登極,改年號寧熙,周今宜為後。
辛妲臨盆——
寧熙一年,芳華殿內,人影攛攛,辛妲一舉誕下皇長子,六宮相賀。鳳儀宮中,周今宜正閒來無事順手撫琴。
“阿離,將我那件雪羽肩、還有那千年山參,送去芳華殿。”月下靜靜撫琴的人淡淡道。
“娘娘,那千年山珍也就罷了,可那雪羽肩是極珍貴之物,是尹公子特地從南疆為你取回的,世間可就這麼一件。”阿離不滿的嚷嚷道。
一個煞音,周今宜抬頭“再珍貴也不過是身外物罷了。快去吧!”
倒不是她有多喜歡那辛妲,隻是喜歡那個粉雕玉琢的小娃娃罷了,她周今宜為人處事向來隻憑心意。
寧熙元年寅月辛辰,是大燕每三年一次的科考選舉。在科舉之前,是大燕一年一度的“朝歌會”,屆時全國各地學子可暢談國事,如受陛下青睞,可免科舉考試,直接登堂入室。
當日,每日的例行朝會因此暫停,沈南意禦駕親至太極殿,並由周太傅率百官旁聽參議。
鐘鼓欽欽,韶樂宏揚,天下各地學子齊聚一趟,鴻儒俊才群賢畢集。
眾學子各陳己見、指點經緯。沈南意虛位求賢,恩威並施,廣開言路。
一場暢開言路、廣納諫議的大朝會,各家之言百花齊放,異彩紛呈,不少頗具才華的士子脫穎而出,嶄露頭角,即刻便獲重用,在朝中引起不小的轟動。
同月,寧熙帝詔令天下,廣招賢才,並允許異族有識之士入朝為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