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弼細細地為昪哥兒講起他饞了許久的故事,“漢末年間,有三大戰役為人津津樂道。這三大戰役分彆是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和夷陵之戰。今日我便先和你說說這赤壁之戰。”
“建安十三年,曹孟德揮師南下,大軍浩浩蕩蕩向江東進發。而此時還未成為吳王的孫仲謀內部並不安穩。見曹軍人多勢眾,江東士族多是投降派。唯有魯子敬與周公瑾兩人堅持主戰。”
“郎君,若你是那孫仲謀,你該如何?”富弼話頭一轉,反而考察起昪哥兒。
昪哥兒想了想,握緊拳頭振臂高呼,“自然是打!要打得他們落花流水,抱頭鼠竄!”
富弼點頭,又拋出個問題,“那你用什麼去抗著二十萬大軍,又如何去勸說那些欲降之人支持你去打?”
昪哥兒皺起眉頭,他以前從未想過這個問題,想著之前小光頭給他講過的故事。若是我,我該如何?
“曹孟德一向在北方作戰,對南方肯定很陌生。”昪哥兒歪著頭,目光注視著富弼,但他覺得不止這一個理由,“還有就是,曹軍是攻方,千裡迢迢必定人困馬乏,而江東將士此時便可以逸待勞。”
富弼認可了昪哥兒的理由,“從戰術的角度來講,這些的確是關鍵之處。但從整場戰役的角度來說,僅有這些,還遠遠不夠。”
昪哥兒拱手,語氣激動,“請先生賜教!”
“為人主,既要保證對前線的支援,也要坐穩後方,而孫仲謀就很好的做到了這一點。”
“周公瑾需要為自己爭取足夠的兵力以用來對抗二十萬曹軍。而此時江東僅有五萬孫家軍,孫仲謀並未將著五萬將士全部交出,而是僅僅給了周公瑾三萬人。”
昪哥兒跟著富弼的節奏,思索孫權這樣做的理由。富弼停下來,眼睛溫柔而堅定地注視著他,靜靜坐在一旁等待。
“是他多疑嗎?但又好像說不通啊。”昪哥兒喃喃自語,兩條眉毛像打結一樣緊緊擰在一起。
“想想我之前講的話。”富弼給出一個提示。
之前?
昪哥兒恍然大悟,“是那些江東士族!”
“孫仲謀肯定是為了威懾那群不老實的投降派才留下了這兩萬人!”
“沒錯,他留下這兩萬人是為了防止周公瑾率軍在外作戰,卻被內部蛇鼠給掏了窩的情況出現。而這也是曹孟德戰敗之後將江陵丟給曹子孝和徐公明,自己急匆匆趕回北方坐鎮的重要原因。”
“我們常說人定勝天,但有時候也不得不感慨一句造化弄人呐!”想到那場大風和肆虐的疫病,富弼隻能說這是老天也不想讓曹孟德一統山河。
昪哥兒似有所得。就這樣,在兩人一問一答中時間很快就過去。
昪哥兒得了新的故事,也忍不住和先生分享自己的舊故事。
他講起小光頭為他講的桃園三結義的故事,講到興起,還學著故事人物,一會兒扮演劉備喊著二弟,一會兒扮演張飛喊著大哥二哥。
富弼回想著自己讀過的《三國誌》,裡麵有說劉備三人在桃園結義的事嗎?難道是其他自己未讀過的記錄三國史的書?
看著演到情深之處,昪哥兒還學著年長之人,抬起袖子掩麵哭泣,為富弼當場表演一個“長使英雄淚滿襟”。
富弼提口氣,欲言又止。
眼見事態愈演愈烈,逐漸朝不可控製的方向狂奔。富弼隻好出聲阻止了昪哥兒的即興表演。
他清清喉嚨,向他解釋道,“我雖不知你是從何處知曉昭烈帝三人結義的故事,但壯繆侯比昭烈帝年長,確實是做不得昭烈帝的二弟。”
嘎?
昪哥兒難以置信,“那,那桃園三結義的故事也是假的嗎?”自己向往了那麼久的義薄雲天也是編的嗎?
昪哥兒此刻真的想“淚滿襟”了。
富弼又言,“雖說我讀過的書中未寫他們桃園結義之事,但他們三人情若兄弟,與結義無異。”他抬手摸摸自己打理的整整齊齊的胡須,安慰道。
約莫是宮人給郎君講了些演義之書罷。演義之書可作消遣之用,但絕不能當作正經史書。
小光頭·宮人·罪魁禍首:我是真沒注意寫《三國演義》的羅貫中還沒出生!
躲在陰暗處的小光頭翻開《二十二世紀兒童必讀的一百本圖書》:叉掉!全部叉掉!
富弼趁機教育昪哥兒:“人須有明辨是非之心,人雲亦雲之事是要不得的。”昪哥兒似懂非懂。
富弼點頭,“雖說我今日言並無桃園結義之事,但不能確定未來也無文獻證明無桃園結義之事。書籍浩如煙海,這世間沒人敢說自己讀完了所有的書,也並非所有的書都是正確的。信任與否,這得你自己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