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 章 沈家大房那事兒你聽說了……(2 / 2)

莫老伯為了維持生計,在街上擺了個舊書攤兒,城中不少酸文人囊中無錢,書隱上來了時常到舊書攤兒上淘寶。

大晉朝文貴,一本新書最便宜的也要半兩銀子,城中家境清寒的讀書人要麼抄書要麼買舊書,是以莫老伯的舊書攤兒生意不錯。

彥哥兒愛看書,家中存書不多,陸老爹和陸二郎以前珍藏抄摘的書籍大部分都在逃難的時候,留在了陸家村。

那時候亂兵壓境,一家人逃難保命尚且來不及,如今生活安穩,家中積蓄更甚,沈溪看彥哥兒聰敏好學,穩重懂事,不讀書將來真是可惜了。

家中無書,小娃娃便跑到莫老伯舊書攤幫忙,莫老伯也很喜歡這個小幫手,作為回報每日把舊書攤兒上的舊書賒一本與彥哥兒。

那些書籍雖舊,有些書頁還卷邊起毛了,彥哥兒依然愛若珍寶,這回大郎送了一箱子書回家,可把小娃娃樂極了。

宋氏這個當娘的整日忙生活沒注意到這些,沈溪見彥哥兒每次看到巷中小兒郎背著書箱去私塾時,那渴望的小眼神兒,心中酸軟,晚上一家人吃完飯,宋氏剛捧著肚子歪在榻上,沈溪笑盈盈來同她商量送彥哥兒去私塾讀書的事兒了。

宋氏聽了,剛開始還撇嘴,“娘,我也不瞞您說,我自個兒生的崽子自己知道,君彥兒這小子隨他爹,是喜歡看書,可那是酸看書沒啥用!你瞅君彥兒他爹,讀了二十來年的書,年年去考科舉,到頭來就是個酸秀才,連個舉人都沒考上,那一年年的銀錢砸進去可不少,啥?君彥兒聰明將來說不定有出息?娘賺錢多難啊,君彥以後要是不成器,家裡可咋辦?“

老太太笑了笑,並不氣餒,給宋氏畫起了大餅,“孩子,話不能這麼說,彥哥兒送去讀書不隻為考科舉跟功名利祿,聖人雲—讀書可明智、修德、育人,咱們君彥兒這般聰敏,送去私塾定大有裨益,說不定將來還會高中文魁,給你掙個誥命夫人回來呢,到時候阿娘不光是地主家的老太太了,還是人人稱頌的狀元郎祖母呢!”

宋氏聽的一愣一愣地,順帶幻想了下婆母說的那美好場景,一個沒忍住就笑出了豬叫聲。

沈溪眼看著兒媳婦拍板點頭,這才滿意笑眯眯,讓兒媳婦出了門。

第二日,忽悠老太太沈溪便喊了陸二郎兩口子,陸二郎夫妻領命,帶著彥哥兒換上新作的小長衫,去了縣中的鬆竹書院報名。

鬆竹書院是城中大儒明源先生所開設,明源先生文學淵博,桃李滿天下,就連當今的文大學士也曾是其徒。

桃源縣但凡有些餘錢的人家都想方設法把自家兒郎送到鬆竹書院。

不過鬆竹書院入讀門檻極高,入書院前需有先生出題考核,小兒郎答過先生滿意方可入學。

剛開始陸二郎和宋氏還蠻擔憂,想自家彥哥兒不過五歲稚齡,答不出先生的問題如何是好?

沒想到彥哥兒胸有成竹,進入考試房間不過一炷香的功夫,剛才還嚴肅老學究的先生捋著花白胡須,一臉孺子可教也的欣慰模樣,讓家裡人去前院交束脩,第二日來入學便可。

陸二郎夫妻:“........”

這麼簡單的嘛?

那剛才自考試房間哭唧唧出來,與自家阿母哭作一團的小郎也太可憐了罷。

沈溪牽著彥哥兒在一眾落榜家屬羨慕的眼神兒中,雄赳赳氣昂昂去了前院賬房交束脩。

這一去就把宋氏嚇了一跳,她知道大晉朝讀書貴,卻沒想到這麼貴!

光是彥哥兒一年的束脩就要八兩銀子,還不提書本筆墨紙硯等等的花費,但這些下來一年少說要二十兩白銀。

二十兩銀子在大晉朝什麼概念,這麼說吧,現在一斤豬肉的價格是八十文,米麵一擔六百文,江南魚蝦遍地,一條不過幾分錢,二十兩銀子節儉度日足夠烏衣巷的一戶三口之家一年的嚼用了。

彥哥兒看讀書這麼昂貴,當下小臉一白,拽著陸二郎的長衫抿嘴道,“爹爹讀書太貴了,君彥兒不讀了,回家抄書也能長見識。”

陸二郎揉揉他腦袋瓜,格外堅定道,“說什麼呢,咱們來都來了,書自然是要讀的,嚴哥兒祖母疼你,家中也有爹爹呢,君彥兒放心讀好書便是。”

彥哥兒聽爹爹這話,眼眶就紅了。

夫妻倆交了束脩,彥哥兒得了書院老夫子的喜愛,特意把眼紅紅的小家夥喊過去諄諄教誨一番。

也不知道老夫子跟彥哥兒說了什麼,反正小家夥出了書院也不哭唧唧了,牽著爹爹娘親的手小嘴兒叭叭叭,又似從前般歡快小模樣。

一家三口回了烏衣巷,蘇氏帶著家裡人熱火朝天擺攤兒賣早食,宋氏擼了袖子去幫忙,沈溪正好出來散步,就帶著彥哥兒跟搗亂的福姐兒一塊走走。

“娘,兒子跟您一塊兒。”

“什麼一塊兒,這都快收攤兒了,老二你也家去吧!”

老太太擺手。

陸二郎摸摸鼻子,隻得回了烏衣巷。

巷口張嫂子家的石榴成熟了,個個又大又紅撐開胖肚兒,張嫂子挑了一籃子好的送來家。

沈溪道了謝回了一籃自家兒媳做的點心,又聽張嫂子絮叨說自家貴哥兒吵鬨著要吃桂花糕,奈何家中沒有糯米粉了。

沈溪樂了,與張嫂子道,“妹子我正做桂花糕呢,做好了喊貴哥兒一道來吃。”

張嫂子客氣道,“這哪好意思。”

不過這話也是客套話,張嫂子挎著籃子突然跟想到什麼一樣,掃了下四周,見巷中無人,便湊過來低聲道,“老姐姐,沈家大房那事兒你聽說了沒?”

沈溪眉稍揚起,沈家大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