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 章 哀家做了惡人,皇帝不能……(1 / 2)

十根手指有長有短,但是對皇帝而言,最長的那根永遠不是最喜愛的那個,而是要繼承大位,私底下最看重的那個。

秦始皇夠寵胡亥吧!但是在國家大事上,他可有讓胡亥插手?若不是趙高謀逆,李斯跳反,加上一個沒學霸道的扶蘇被腦子有坑的淳於越給帶壞了,秦朝不說延續百年,但也不會二世而亡。

至於本朝的高祖,文帝……

高祖寵愛劉如意,也曾想過改立太子。可是比起強勢的秦始皇,廢了九年二虎之力才除掉韓信的高祖沒法接受剩下的老臣接連跳反,所以在權衡利弊,敲打外戚後果斷慫了,不僅把劉如意早早地送走,還把戚夫人留下來給呂後出氣。

麵對自己九死一生才打下的江山……什麼海誓山盟,什麼如意類己,統統都是屁話,重要的是自家的江山不能拱手送人。

為此犧牲個小兒子或寵妃算什麼?

高祖這個眼光毒辣到幫呂後算好丞相順序的老流氓怎麼可能不清楚自己死後,呂後會對寵妾愛子做些什麼。可即便如此,包括戚夫人在內的高祖寵妃在高祖去世前都沒離開漢宮半步。因為她們必須留下作為人質,否則漢家為何要把孝道作為治國之本?就是為了在藩王作亂時占領道德高地啊!

至於先帝……彆的不說,就說先帝的原配和她所生的四個孩子到底是怎麼死的。而且在分封諸子時,瞧瞧他給其他兒子封的都是啥地啊!

次子劉武封為淮陽王(後改封梁王),負責在吳楚叛亂時和梁王一起頂住攻擊。

三子劉參封為代王,和他老爹一樣負責看住匈奴動向。

而被稱作“懷王最少子,愛幸異於他子”的四子劉揖則是封到了緊挨吳楚的梁國。

彆看先帝對幼子無比偏心,可是在封王的大事上,劉揖的待遇還不如劉武。因為梁國是直麵吳楚,而淮陽可以渾水摸魚,隻在梁國頂不住時打打輔助。親疏遠近,可想而知。

所以後世有句話說的很對,彆看老人嘴上說著“一律平等”,而是得看老人的錢在哪兒。

薄姬估摸著劉啟動手時肯定會把劉武也一並打殘——因為在先帝去世後,竇太後對小兒子的偏心已經到了想讓劉啟立其為皇太弟的程度,要不是以前有先帝壓著,現在有薄姬鎮著,以竇太後的固執,沒準會逼得前朝承認此事。

“太婆的意思是,阿父會拿太子之位吊著二皇叔,讓他在削藩時儘可能地頂上?”劉瑞也不是笨蛋,想想現在的局麵便能搞清劉啟在打什麼主意。

先帝有四子,本想讓次子劉武和小兒子劉揖一起頂住吳楚齊趙的壓力,但是在劉揖死後,幫忙頂上的就隻有親弟弟劉武。

彆看劉武班底很多,實力不俗,但是麵對各國的壓力,也不可能以一敵四,所以在劉啟削藩時,劉武要是想暗中劃水,連借口都省了,甚至在平亂後,劉啟還得咬著牙封賞弟弟。

可是用太子之位吊著劉武就不同了。

高祖當年為啥要讓惠帝平亂?不就是想借惠帝在軍事上的無能來廢除惠帝的繼承權嗎?最後還是呂後出麵逼退了高祖,架得高祖不得不親自出征才化解了這場易儲風波。

而惠帝當年才十四歲,就因這事差點沒了太子之位。

劉武可是年近而立的諸侯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