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 章 榮表兄會照顧阿嬌,瑞表……(2 / 2)

要知道劉啟寵過一次便拋之腦後的唐姬都被封了美人,而她給劉啟生了三女,卻隻有良人的位份,還是靠著妹妹的接濟艱難度日。

館陶長公主對失寵的王娡不感興趣,畢竟在她未出閣時,先帝的寵妃便如走馬光花般換個不停。先是慎夫人和尹姬,再是劉揖和昌平公主的生母,真是比台上演的還要熱鬨。

不過心裡是這麼想的,館陶長公主仍要做出知心姐姐的模樣:“底下的奴婢都是見人下菜的,瞧著大王良人早就失了你的寵愛,自然不會儘心服侍幾個侄女。”

說罷,館陶長公主也心有戚戚道:“阿姐記得咱們在代王宮時,阿母還未失寵,咱們也沒少被底下的奴婢們怠慢。”

彼時的代王後不僅生有四位王子,更是呂後的族人,所以對竇漪房母子也是極儘所能地折騰。

想起那段艱苦日子,劉啟也是歎了口氣,看著館陶長公主的目光越發溫柔:“正是因為那樣的日子太難熬了,所以朕和阿姐才不想讓下一輩去吃咱們吃過的苦。”

可是為此給王娡升職也不符合劉啟的心意,所以在權衡利弊後,劉啟向宦官令吩咐道:“告訴皇後和大王良人,自今日起,便由皇後照顧信鄉公主,也算是給大王良人減輕負擔。”

放個女兒放到薄皇後身邊,底下的奴婢就算再沒腦子,也不會惹大權在握的椒房殿。況且信鄉隻有五歲,比起已經九歲的陽信公主,七歲的沁水公主,她對生母的記憶不深,還有糾正懦弱性格的可能。

“有你這個慈父在,幾個公主的未來根本不愁,哪像阿姐的小女兒,到底沒有公主的名號,而且攤上兩個不成器的哥哥。”館陶長公主愛憐地摸了摸阿嬌的腦袋,委屈道:“阿姐活著時還好,要是哪日突然去了,我的阿嬌又能依靠誰。”

正在吃蜂蜜蒸餅的阿嬌聞言,也是放下手裡的點心,抱著母親撒嬌道:“阿母一定會長命百歲的,若是不然,阿嬌,阿嬌一定讓舅舅砸了泰山府君的祠堂,讓他交出阿母。”

原本是讓劉啟心生憐愛的假哭假鬨,可是由阿嬌這麼一鬨,館陶長公主竟帶了幾分真情,摟過阿嬌連連叫好,看得劉啟十分難受。

“馬上就是寅月了,阿姐可彆胡說八道,免得讓天道都當了真。”說罷又看向阿嬌,滿臉欣慰道:“朕的孩子要是有阿嬌一半的孝心朕就心滿意足了。阿姐也彆太難過,朕的外甥女自然是千金之軀,皇室貴胄。借著卯月母後過壽的喜慶,朕會封阿嬌為翁主,享宗室待遇。”

館陶長公主聽了這話自是讓女兒謝恩,然而等劉啟自覺做了好事時,她又掛著笑臉感歎道:“女孩子家的,如果沒有鳴雌侯的通天本領,還不都是找人結伴的命。”

“阿姐這話未免也太過小看漢家女子,前有許負看相,後有緹縈救父親,阿嬌生得聰明伶俐又有太後疼愛,定不會屈於內室,仰人鼻息。”劉啟聽出館陶長公主的言外之意,直截了當道:“若是阿姐有心儀的女婿人選,也好讓弟弟成人之美。”

“這話說的,倒是讓阿姐難以接口。”館陶長公主接好就收道:“隻是民間曆來都有親上加親的說法,而且比起姨表親,還是姑表親更打著骨頭連著筋。”

“二弟在梁國,無詔不得入京,阿嬌也對梁國的表兄們不大熟悉,更沒什麼培養感情的機會。”

“所以阿姐是看上朕的兒子了?”劉啟說罷還彎下身子,衝著阿嬌調侃道:“畢竟是給阿嬌選夫,不如讓阿嬌說說,你喜歡哪個表兄啊!”

阿嬌聽了,白皙的包子臉上閃過一絲困惑,但是在皇帝舅舅的鼓勵下還是大膽道:“阿嬌喜歡榮表兄和瑞表兄。”

“為何?”

“因為榮表兄會照顧阿嬌,而瑞表兄長得好看。”

劉啟聽了也是一愣,原以為館陶長公主會教些冠冕堂皇的話,可是阿嬌的童言童語反倒讓劉啟覺得自己的姐姐興許沒那麼彎彎繞繞的,隻是想找知根知底的侄子親上加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