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今年四月頭上的一個夜晚。
淩晨時分,跟以往一樣,在自己最中意的酒吧喝了幾杯之後,老陳帶著一絲微醺步行到離酒吧不遠的文昌北路,打算在那裡的玉器市場轉轉,看能否淘到幾件自己心儀的物件。
豈料剛進市場就當頭一陣大雨。
四月本就是個多雨的季節,但天光墟多是露天攤,一時收攤的收攤,避雨的避雨,本就擁擠的路麵上頃刻亂成一團。等到老陳好容易在混亂中找到間熟人的店麵一頭躲進去時,身上早被淋濕一大半,凍得全身一陣陣寒顫,遂跟店主討了杯熱茶,一邊喝著,一邊相幫急著出去上廁所的店主看會兒鋪子。
相比如今的文昌北路,老陳是更為懷念當年的清平路的。
那時攤子多熟人多看客也多,日日成墟,不像現在人都愛窩在家裡網上交易。人氣少了,看東西的樂趣自然也少了很多,開墟的日子則變成了每周特定的一天,不過經常進墟,熟悉的賣家總還是有一些的,譬如這一家,貨好老板人又實誠,所以每次來老陳必會在這裡選上一兩件,無論看得上還是看不上的,算是結個交情。
不過縱使如此,店裡的東西很明顯也是一年不如一年。就拿這半年來說,幾乎沒見老板進多少新貨,即便進了,也難以見到過去那種一眼瞧見就能眼前一亮的高貨。問及原因,老板感歎說,現在市場低迷,好東西不是碰上不識貨的漫天砍價,就是搖搖頭望而卻步,生意難做,隻能選一些價格低廉或者比較中庸的貨色,跑跑量了。
這倒也確實。現在玉器生意的確是越來越難做,一方麵價格虛高讓人望而生畏,一方麵有人製造假貨擾亂市場的正常買賣。正所謂三六九抓現鈔,市儈者的劣根性,弄得現在市場一片混亂和蕭條。
由此正感歎著,忽然看到店門口站著一個人,身上被淋得透濕,卻不進門,隻是一聲不響朝店裡看著,也不知到底是想進來躲雨,還是想看看貨,但店裡狹窄的空間被老陳堵著,卻不好意思開口。
忙將身子朝裡挪了挪,老陳招呼他進來。
但那人搖搖頭拒絕了,眨著雙灰蒙蒙的眼睛又朝老陳看了一陣,然後用一口非常爽利的京片子問他,“老板,您要不要收貨?”
老陳說,我不是老板。
那人哦了一聲。但半晌沒有離開的意思,依舊站在雨裡一動不動看著老陳。
老陳不免有些動了惻隱之心。
經商多年,老陳練就了一雙比較利的眼睛,所以從見到此人最初那刻起,大致就對此人的來路有了那麼一丁點的了解。
此人一雙眼睛瞳孔發灰,是白內障的典型症狀,但他年紀至多三十出頭,這麼年輕眼睛就病成這樣,且眼袋深厚眼圈發黑,所以若不是身體虛,就應是個過度消耗精力的主兒。
但彆看他這樣一副落魄又孱弱的樣子,家境卻應該頗為不錯,因為他舉手投足一派無須言表的書卷氣,且一雙手十指細嫩,指甲纖長明亮,可見經常做保養,也從不沾染任何雜事。衣著雖看起來陳舊,但每一件都做工講究,拇指處更戴一白玉扳指,極為細膩肥潤,沒被汙垢染黃的部位色白如脂,端得是一塊上好的和田籽料。
不單如此,看工藝和成色,它應該還是件上了年頭的古物。
縱觀一切,實在不像個巴巴兒專程從北京跑到廣州,黑燈瞎火趕著天光墟開市來到這裡兜生意的人。卻不僅在這樣一個雨夜光臨天光墟,而且還是奔著希冀彆人收貨的目的而來,看樣子,近來家裡可能是遭到什麼不測,所以被逼著跑到這種地方,找識貨的人要變賣些東西而來。
這種人通常都是天光墟裡的商人最為歡迎的一類人,因為手頭的東西既好,價格又是能壓得很低。當下,一邊帶著種對落魄者的同情,一邊又帶著想知道他究竟會帶著什麼樣的物件出來賣的好奇,老陳非常殷勤地第二次邀請了這個男人進入店內。
這次男人沒再拒絕。
低頭進了店門後,他也沒再像之前那樣拘謹和沉默,自我介紹說姓李,北京人,因為近來手頭頗緊,所以想變賣掉點東西換些錢,又怕拍賣行抽成高,所以先到這裡的天光墟來看看。
果然跟自己想的差不多。老陳一邊琢磨,一邊陪著他在店裡站了會兒,然後仿佛不經意般地問他:“那你都賣些什麼呢,剛好我也是愛好這一口,不妨拿出來先看看,也許能幫著估個價。”
男人一聽起先有些猶豫。
但又等了幾分鐘仍不見老板回來,就沒再繼續遲疑下去,興許是也想聽聽自己的貨被彆人估價到底會是個什麼數字,因此整了整衣服,他從貼身的口袋裡慢慢摸出個紙包,然後小心翼翼朝老陳遞了過來。
老陳最初看到那隻紙包有些失望。因為原以為可能是個鐲子之類的,但現在看上去應該是個很小的物件,目測最多五六公分,要麼是個小掛件,要不就是某種小把件。這樣的話,即便料子再好也不值幾個錢,更沒有收藏的價值,若這就是此君前來兜售的全部,隻怕他知道了價格後會非常失望。
但既然答應了要給估價,總得看一下,就將紙包撥了開來,象征性地朝裡頭望去。
這一看不由一愣,因為這裡頭包著的那樣東西不但一瞬間晃著了他的眼,還讓他下意識一把抓住,唯恐一不小心摔壞了,那可就無論如何覓不到第二件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