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霽給他在外地的媽媽打了電話,這些年很少出門的林爺爺林奶奶帶著林霽拜訪了還沒斷聯係的親朋好友。
記憶裡有些模糊的人名和人臉,在林霽腦海裡變得清晰了。
林爺爺甚至幫林霽談好了兩個幫工,隻說家裡年後要開餐館,他們要是想乾就提前聯係,還需要時間辦理健康證。
兩個年輕人臉上還有些對未來的無措,可他們的家人都有點心動了。他們相信的不是林霽,而是林家人那至今還有人記得的好口碑。
“年後他們過來乾活,工資可以低,但手藝還是要用心教著點,到時候我先去指點指點。”回家路上林爺爺說道。
在問過林霽樂意教人的時候,林爺爺就把找幫工這活攔下來了。
基本到初七後,走親戚的習俗就結束了。
初八建築隊就主動跑來複工了,目測正月十五前就能夠乾完。
政府部門的人上班得早,建造試點社區食堂的消息在官方網站上正式公布。
另外兩位老板剛剛確定了營業地點,沒有意外全部都選擇在了城區,三個社區食堂才全部落定下來。
一個在步行街對麵,打算過段時間就開始裝修,瞄準的客戶人群是附近的年輕人。
另外一個選擇正在建設的批發市場,那邊目測未來的人流量不會低,就是要多等段時間。反正又不用交房租,時間總是充足的。
因為另外兩家選擇的地點成本都較高,領導再次商議過後,通知了另外兩位,打算給林霽減免一段時間的水電。
算是意外之喜了。
社區食堂還沒建設好,官方沒有大肆宣揚,除了專門關注政府網站的人,普通人很少有人注意到,不怎麼會上網的老人更不會了解到。
正月十五後,林霽的食堂裝修好,負責部門聯係人,把訂好的家具給搬運進去,剩下的時間就是開窗通風,等到了二月二就可以正式營業。
去給相關領導彙報了下進度和開業的時間,社區食堂所在的寧安街道就接到通知,街道辦事處的工作人員開始對轄區範圍內的老人進行精確統計。
電話聯係甚至實地走訪到每家每戶,給老人和他們的孩子講解社區食堂的情況,若是願意去社區食堂吃飯,就需要繳納一個月的費用申請專門的飯卡。
根據政府公布的補貼政策,七十歲以上的老人每頓飯補貼三元,八十歲以上老人每餐補貼五元。
他們本地能活到七八十以上的老人不多,但仔細算下來,這些補貼也是比不小的開支。
街道專門派人來通知,還有政府補貼,不少家庭聽見消息都有些心動。就算心裡麵琢磨著這社區食堂的飯菜好不好,都願意先交一個月的費用給老人試試看。
就這樣,社區食堂的事在老年人裡麵漸漸流傳開了,許多老人碰麵聊天都要問問,家裡給他們辦卡充錢了沒有。
如今隻有林霽的社區食堂快要開業了,有時候消息又格外靈通的老人們,懷疑林霽這個小年輕人靠不靠譜。
等聽見人說這是林爺爺林奶奶的孫子後,安了一半的心。年輕人或許不知道林家老人是誰,他們這些老人卻還記得年輕時最愛吃的大席。
剩下的一半心,在裝修工人站出來幫忙宣揚後放下。
那些工人們乾完活就吃不到林霽做的飯了,心裡刺撓著想讓林家的食堂快點開門,在外麵提起來,把林霽的廚藝誇成了頂級大廚。
食堂開業的消息在縣城裡有所流傳,忙著開業準備的林霽開車去了農福農場,得儘快把食材供應給解決了。
林霽提前聯係過,農福農場的老板周豐收等著他過去。
“周老板,我在縣裡來來往往逛了這麼多遍了,就數你家的菜最新鮮。”林霽剛見麵,就先誇獎了一通,“我新開的食堂就需要菜源呢,第一時間就想到這裡。”
“給你們食堂供貨沒問,我們農場對采購商十分歡迎。”
周老板笑嗬嗬道,對林霽這個很有禮貌的年輕人頗有好感。
很快他就笑不出來了。
林霽再次開口,直接把他的批發價往下砍了三成。
“小林啊,你這價格砍得太狠了,賠本買賣我可沒法做。”
“那您說什麼價格合適?”林霽順著杆子往上爬。
周老板猶豫著比批發價低上一點,林霽開始聊起他的食堂性質,尤其是打算販賣的價格,最後賣慘道,“周老板,價格太高我實在承擔不起,彆家的菜又沒您家的好,給老人吃著我不放心啊。”
講到最後,周老板發現林霽這小子比他還要不要臉啊,最後定下了批發價的九成,還要給他送貨上門,他的心那叫一個疼。
林霽定下了合約,又去了幾家縣裡較大品質較好的果木種植基地和養殖場,一樣的操作來一遍,講價講得口乾舌燥。
食堂還沒開業,林霽難搞的名聲就在各大老板之間流傳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