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業前那段時間,林霽忙得腳不沾地,請幾個人將食堂打掃乾淨,去農副市場將缺少的東西買齊,全部都送到食堂裡麵規整好。
林家爺爺奶奶幫著林霽忙碌了幾天,對食堂比林霽還上心,就是身體難免累著。就愁著人手不夠的時候,之前談好的兩個幫工來了。
一男一女,才是十八九歲的年齡。在農村裡學習不好,就很少有其它的出路。
男生叫林瑞,就是初中畢業後去外地的電子廠打了兩年工,今年家裡人把他喊回來就是想讓他在本地找個工作。女孩名字叫孟傑,家裡隻把她供應到了中專畢業,年前在餐館裡麵當服務生。這兩家都和林家有著沾親帶故的親戚,家裡人商量過後都讓他們先來試試。
林瑞性子活絡一點,過來沒幾次就和周圍鄰居熟悉了,孟傑卻是個不愛說話的性子,隻顧著悶著頭乾活。兩人的做飯水平僅限於能把飯菜做熟,乾些沒難度的活計還算麻利。
給他們安排活計的時候隨便教著點,壓力一下減輕了不少。林瑞和孟傑在來的第一天,嘗到林家提供的夥食後,就決定要留下來了,下午乾活都積極了不少。
時間在忙碌的過程中很快就過去了,林霽夜裡把三個基礎課程來回刷了兩邊,學完倒頭就睡,早上醒來見到爺奶倒是精神奕奕。
二月二,龍抬頭。
萬物複蘇,草木萌動,大好時節。
林霽帶著爺奶來到食堂,林瑞和孟傑前幾天就住在了食堂二樓專門留出來的員工房裡。他們兩個一大早就起來把食堂打掃了一遍,寧安街道這會兒沒事的居民們都來看個熱鬨。
預定的是在早上八點開業,七點多和林霽定下合約的幾家食材供應商把今天的食材送上門來了,估摸著是提前商量好了,專門用那種大的竹籃,裝了各種食材裝扮成了“花籃”,用來恭喜林霽開門大吉。
問清楚“花籃”裡麵的食材不算在預定的食材內,林霽樂悠悠地謝過幾位老板,白來的東西不要白不要。另外兩家承辦社區食堂的老板同樣送來了花籃,這次送的是正經的,林霽同樣謝過,讓送來的人幫忙擺放在大門口。
開業的時間就要到了,林霽安排著爺爺奶奶站在牌匾另一側,他們三個同時拽著繩子,時間一到,外放的音樂響起,遮擋著食堂招牌的紅布被拉扯下來。
四個大字出現在大家眼前,圍觀者湊個開業熱鬨拍手鼓掌,街道辦派來的工作人員拍下了幾張現場照片,以供之後寫個新聞稿。
等照片拍完,才盯著上方的招牌,心裡喲了一聲,好“大”的招牌。
那招牌上麵寫著行雲流水的四個大字——人間百味。
社區食堂開業,可目前隻供應午飯和晚飯,要想吃飯啊,得等中午飯點的時候再來。若是隻想看看這食堂怎麼樣,除了二樓外隨意參觀。
拍攝人員跟著好奇的人流走進去,耳朵聽見林霽在那邊喊著。
“小瑞,把這幾個‘花籃’裡麵的東西收拾一下,彆在外麵放壞了。”
院子裡麵有這個房子剛建立起時就打好的水井,現在天氣逐漸轉暖,井水的溫度向來要比氣溫高上不少,抽水泵打開後井水就流淌在新打出來的水槽中。
林瑞忙完和孟傑一起搬個凳子,將今天的菜擇洗乾淨。大家夥看見他們在院子裡麵洗菜,不由得點點頭。等走進去一看,寬闊的大廳擺放著乾淨整齊的桌椅,最左側是麵由玻璃組成的牆麵,中間隻加了幾根柱子用以固定,透過玻璃能夠看見廚房的全貌。
要是在這裡吃飯,乾淨程度至少能夠放心。
看熱鬨的人群逐漸散去,食堂裡麵的五個人都開始為了午飯忙碌,和林家關係好的街坊鄰居們沒走,留下來幫忙洗洗菜,打掃下衛生。
蔬菜在水槽裡清洗乾淨,將設計好的篩子拔開,裡麵的水就沿著坡度就流淌在院裡搭建出來的花壇裡了,裡麵撒下去的種子都冒出芽來了。
食材的準備工作做好,林霽把林瑞和孟傑喊道廚房,給他們開的工資比較低的原因就是林霽要教導他們廚藝。
先戴上帽子和透明麵罩,再將手清洗乾淨,林霽將需要用到的食材放到桌麵上。
豬肉、香芹、胡蘿卜、粉絲、雞蛋還有豆腐巾。
看著那厚厚的豆腐巾林霽就有些心疼,不過今天剛開業又是二月二,還是做些他們本地習俗在這天要吃的吃食。
豆腐巾就是豆漿經過加熱後表麵形成的那一層膜,用竹子棍小心挑起攤平晾乾後得來的。因為一鍋豆漿隻能出一張豆巾,所以這玩意的價格從來沒低過。
雞蛋攪拌後在鍋中加油炒熟,豬肉剁碎成末在餘油中爆香,香芹、胡蘿卜和粉絲同樣切碎。林霽在處理雞蛋和豬肉的同時,就讓兩個徒弟將其餘的食材切條練習刀工,在練習之前,先模仿係統課程認真教他們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