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是每個人最終的歸宿,也是一些人最好的結局。
人無完人,所以人活著的時候都會為了財帛名利權勢相爭,這樣就會存在紛爭,不管是父母子女之間,兄弟姐妹之間,還是天子皇家亦或是市井百姓,不外如是。
但大部分亡人就可以是完人,父母活著的時候有錯,但父母成了亡人那就是天下無不是之父母,子女都會念及過世父母生前的好,父母過世子女也會成為孝子賢孫;兄弟姐妹活著的時候有紛爭,但兄弟姐妹亡故大部分人都會放下心中的成見,重新拾起兄弟親情,這就是死者為大。
死者為大,當一個人死了,那就是人死賬清,一了百了,過往不究。
所以在李泰飲鴆自薨之後,李治重新感念自己的這個哥哥,特彆是在看到李泰留給他的書信之後,其中有李泰的懺悔,有李泰的關心,有李泰的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還有李泰的選擇,為了自己的弟弟不被宗室諸王為難,所以甘願自己選擇死亡,這一切不由李治不感念自己的這個哥哥,這時候哪還能想起李泰過去的罪責,這就是死者為大。
李世民和長孫公主泉下有知,這時候也該瞑目了,雖然他們的兒子活著的時候勾心鬥角,你死我活,但真的到了重要的時候都幡然悔悟,不管是李承乾在麵對李世民時候的醒悟,還是李泰對曾經謀害李治的悔悟,三兄弟也許在這時候才真的開始兄友弟恭,既如此,李治當然不會再輕薄自己的哥哥。
於是在李泰自薨後,李治特彆以唐朝最高的喪葬規格“詔葬”的形式為李泰舉哀——不僅將起追贈為太尉與雍州牧,為之輟朝,還下令“班劍卌人,羽葆鼓吹,賻物三千段,米粟三千石,賜東園秘器,葬事官給,務從優厚”,又特意請了法藏禪師來為李泰往生祈福,並且諡號為“恭”。
恭,恭敬,謙恭,恭而有禮,一個“恭”字就是想要告訴世人,當年魏王謀嫡的那件事並不是真的,這是為李泰正名;也算告訴已經薨逝的李泰,當年李泰做的事李治已經不再責備他,李泰還是父皇當年的好兒子,現在李治的好臣子,也算是給李泰安慰,是對李泰這一次戴罪立功的認可,畢竟在宗室和皇帝的紛爭中,李泰還是選擇了忠於皇帝,這也讓李治想到了同樣是選擇取死之道的如意,如意一樣是因為受到高陽公主和宗室的波及,不得不選擇回到感業寺束手待斃,這讓李治心中對高陽公主和宗室有了更多的怨懟。
本來在李治的想法中,他還想把李泰歸葬李世民的昭陵。
李治想把李泰接回長安安葬,當年李承乾亡故之後就是被接回來在李世民的昭陵陪葬,但他的想法被長孫無忌阻擋。
按照長孫無忌的顧慮,李泰本來就是因為回到長安這件事不得已飲鴆自薨,現在雖然李泰已經薨逝,但把他接回來誰也不敢肯定高陽公主等人會不會再拿李泰的名義做文章,這就是多此一舉,萬一弄巧成拙,那李泰的死就是白死了,所以為了避免發生這樣的情況,長孫無忌不想把李泰歸葬昭陵。
隻是這樣的安排反而讓高陽公主和荊王李元景對此有了其他的想法,就像李泰自己選擇的自薨。
李泰以為自己這是對高陽公主和荊王的釜底抽薪,這樣宗室就不能拿自己回到長安城的事做文章為難李治,他的目的是穩定李治現在飄搖的皇位,他這樣做從他來說看似合理的選擇,但高陽公主沒有上帝視角,不可能洞悉李泰的想法,在高陽公主和荊王看來反而認為他是被李治和長孫無忌暗害,所以長孫無忌為了避免弄巧成拙不歸葬李泰的行為反而成了急於毀屍滅跡的舉動,也就有了害怕禍及己身的擔憂,這樣也就引發了後麵很多事情。
在看到李泰被“殺害”後,高陽公主和荊王就已經決定為了自己的安危離開長安城,他們害怕自己成了李治接下來的目標,這是人之常情,畢竟無情最是帝王家,他們隻能選擇遠遁,所以二人馬上安排人馬就想離開,但他們並沒有成功。
在二人的大隊人馬走到長安城門口的時候,被駐守在那裡的禁軍阻擋,說是皇上有詔令,濮王薨逝,現在所有在長安城的朝臣都不可離去,需要在城內等待濮王靈位歸置宗廟後方可,並且需要得到皇帝李治的同意。
雖然李泰被李治安葬在均州,但李泰作為李氏宗親,皇室嫡親,他的靈位是需要進宗廟的,所以在均州的李泰屍身下葬後,他的靈位就會被李治安排的處理後事的官員帶回長安,並且舉行入宗廟的儀式,李治的詔令就是針對這件事的安排:李治自己輟朝,所有朝臣在長安等待李泰的靈位入宗廟,也算是為李泰在長安城舉辦一次不是葬禮的葬禮,這裡麵自然包括高陽公主和荊王李元景,他們同為李氏宗親,對於這件事更加不可能回避。
但道理是這麼一個道理,事實上高陽公主和荊王在看到李泰“被暗害”後宛若驚弓之鳥,再加上他們做賊心虛,時刻都在害怕李治也會對他們這樣出手,所以李治阻擋他們離開長安城的舉動就成了對他們的提防和軟禁,就是要把他們拘禁在長安城,這樣他們就不能依靠封地的力量,也就任由李治和長孫無忌拿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