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蒼玉,八方樓主似是有了興趣。
便略略抬眼,薄唇輕輕勾起道:“不錯,方才抱琴而出,與阿妖你擦肩而過之人,正是蒼玉。”
“琴?”阿妖想到了那長長的流蘇穗子,這才明白原來那是琴穗。
阿妖收回望著門口的目光,又扭頭看向八方樓主,“樓主,這九爻還挺熱鬨,迄今為止,我見過了君珩的劍,朱砂的弓,烏檀的鞭,荼白的扇。”
拳頭依次伸出四指,阿妖邊說邊將大拇指展開,做出五指張開的手勢道:“如今在加上那個蒼玉的琴,我足足遇到了五種武器。”
八方樓主見她一臉認真,便出言試探道:“看來,你先前不曾聽說過九爻門?”
“我聽過的,在那個血池鬼母嘴裡,”阿妖想起那時的場景,便好奇道:“她隻是看了一眼君珩,就喚他‘九爻劍修’。”
“血池鬼母,”八方樓主意味深長的思忖後,左手書卷敲打在右手手心,“也對,君珩確實封印過血池鬼母,為此,在八玄幽都也是揚了威名的。”
“罷了,既如此,這九爻之事便由本樓主與你好好說說。”
八方樓主左手的書卷劃過身前,一道巨大的光幕便憑空出現,人身蛇尾的長發女子,正背身托舉著塊巨大的石頭飛身而起,朝著撕裂的天穹而去。
“昔年天柱斷裂,天火焚世,洪水肆虐,是女媧娘娘煉石補天,拯救眾生於水火之中。”
八方樓主指尖微動,光幕上女媧娘娘手中巨石被放大,他饒有興趣的提問道:“看見這塊五彩神石了麼?”
阿妖:“……”
原來石頭是五彩的嗎?
她不動聲色站起身,裝作看得見的模樣附和道:“看見了,五彩斑斕的。”
“神石原是無色之石,經由五帝注入五行之力之後,才擁有了足以補天的能力,昔年天裂,女媧娘娘飛身補天,而五帝則立於昆侖山頂起陣護持整個人間,那也是迄今為止,天地之間最大的陣法。”
“九爻門便是供奉五方五帝,修行五行之術的人間修仙門派。”
阿妖忽然靈光一閃,想到初入九爻時的某些場景,“樓主,所以主峰青石廣場上的五尊石像……便是五帝?”
八方樓主點了點頭,麵前光幕隨之出現了那五尊石像。
“五方五帝,分為東方木行青帝,南方火行炎帝,西方金行白帝,北方水行黑帝,並中天土行黃帝。”
“伏羲琴、神農弓、少昊扇、顓頊鞭、軒轅劍,便是五帝所用神兵。”
麵前光幕上的五尊石像,本就是攜帶著神兵的姿態,直讓阿妖看得目不轉睛,喃喃道:“原來如此,怪不得九爻弟子也是五種武器。”
八方樓主頷首道:“不錯,九爻除主峰議事外,另有五峰用於弟子修煉,即青陽峰琴修、朱明峰弓修、白藏鋒扇修、玄英峰鞭修,並坤靈峰劍修。”
阿妖又掰著手指頭算了算,好似發現了什麼秘密道:“樓主,我怎麼覺得除兵器認人外,九爻弟子的名字就很有意思啊,蒼玉的‘蒼’、朱砂的‘朱’、荼白的‘白’、烏檀的‘烏’,這些都是五行之色啊。”
“不過,”阿妖遲疑的蹙眉,扭頭看向八方樓主,“為什麼坤靈峰不一樣,君珩二字和‘土’毫無關係啊?”
八方樓主輕抬下巴,示意阿妖回頭看光幕。
阿妖照做後,見光幕上女媧娘娘補天之時,神石難以融於天裂之處,是時另有廣袖羽衣女子飛身出現,化作明光直入神石,刹那間神石便有了變化,似石似水似雲,女媧娘娘再度施法,徹底用神石修補蒼天。
“神石五行屬土,是黃帝大人的屬神後土以身獻祭,得以融化神石,從而相助女媧娘娘完成補天壯舉。”
阿妖看得心神觸動,又帶著些許不解,“後土,屬神?”
八方樓主揮手間,光幕再度變動,五帝石像身後各自出現了一道身影。
“自補天封神三界安泰後,五帝便避世閉關,各自神職由其屬神接任……青帝屬神為司春之神句芒、炎帝屬神為司夏之神祝融、白帝屬神為司秋之神蓐收、黑帝屬神為司冬之神玄冥。”
“後土本為五行之首,因其獻祭身隕,故由其他四位屬神分掌春夏秋冬,並稱四時之神。”
光幕上黃帝大人石像後的屬神身影由實變虛,漸漸消失不見,而其他四位屬神則依次被放大並排定格,形成從右到左依次為春夏秋冬的排序。
阿妖聽得心潮澎湃,一時間甚至都忘了先前的提問,還是樓主恍然補充道:“你先前發現的四峰弟子命名,確實分屬五行之色,唯有坤靈峰與眾不同,正是為了遙祭後土。”
“後、君也;劍者百兵之君,是以五行之土的坤靈峰弟子便是以‘君’命名。”
前人舍身奉獻,後人永世不忘,這便是九爻建派的初衷。
見阿妖還癡癡望著光幕,八方樓主也並未打擾,卻在隨手翻看起手中書頁時,眼神閃過異色,抬手朝著光幕屈指,阿妖麵前便出現了濃縮的八方樓內景。
不斷有書冊從書架上飛出,穿過光幕到了阿妖手中。
一本、兩本、三本……十九本。
阿妖懷中起書樓,實在是目瞪口呆,僵硬著回頭望去時,樓主雲淡風輕的收手道:“小阿妖,這八方樓中皆是博學者,如你這般腦袋空空的實在罕見,傳出去有損本樓主的聲名,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百曉生,且回屋去慢慢看吧。”
話落,對方擺了擺手,阿妖便出現在了房門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