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鬆不知在想著什麼,沒有說話。
孫良宜轉頭看了這兄妹二人,心中甚為愛憐,道:“你們娘和大伯母我不曉得,你們爹卻是個十分和藹又善良的人,雖是商賈之人,卻積德行了不少善事,修橋修路,資助貧寒士子……”
青槿心道,但是好人,卻並沒有得到好報。
祭拜完了之後,孫良宜知道他們兄妹還要見人,他一個外人不好在場,便對他們道:“你們在寺裡轉一轉,我跟大相國寺的主持相熟,我去聽他講講經,中午的時候我們再在寺門處集合。”
青鬆道好,又道:“先生要是出來得早,便在馬車上等一等我們。”
孫良宜對他們擺了擺手,寬大的衣袖隨手擺動,然後背著手人已經漸漸走遠了。
青槿和青鬆隻當作普通香客,到大相國寺的各個殿逛了一圈,然後在八角琉璃殿碰到了周家的那位公子。
他身邊也跟了一位比他年齡小些,與他長得有幾分相似的姑娘,大約是他的妹妹。
在他們看到他的同時,他顯然也看到了他們,站在那裡,先舉手與他們打招呼:“青鬆兄。”
又將目光望向了青鬆身旁的青槿,臉上微微一紅,似是有些不好意思,但卻鎮定又大方的走上前來,與青鬆相互揖禮:“沒想到在這裡能碰上青鬆兄弟。”
青鬆也笑著道:“真是巧。”
雖然是兩邊提前說好的相看,但卻不能直接表明是來相人的,要表現得兩方是恰好碰見,然後互相打招呼,再接著順其自然的交流,這才符合時下含蓄的風氣,也不會妨礙姑娘的閨譽。
青槿忍不住打量了他一番,將近七尺①的身高,大約要比孟季廷低小半個頭,但跟一般男子比起來身量也算是高的,穿一身長襴衫,整潔得體,乾淨清爽。模樣比不得孟季廷的人中龍鳳,但也端方周正……青槿比較到這裡連忙打住,不由有些慚愧,兩人出身成長不一樣,是完全不同的人,她為何將他處處與孟季廷比較,這對他多不公平。
在青槿打量他的時候,周嶺也偷偷的在看青槿,隻是他到底有些靦腆,看了一眼便忍不住臉紅,在青槿回看他的時候,不好意思的避開了她的眼睛,沒敢多對視。
青鬆先對他介紹青槿:“這是我妹妹,閨名青槿,和我一樣,如今在宋國公府當差。”
又對青槿介紹他:“這是我前些日子認識的一位兄弟,名叫周嶺,是個讀書人,你喊他周大哥就成。”
青槿對他屈膝行禮,實在喊不出那聲“周大哥”,周嶺也執手彎腰對她行禮,紅著耳根喊了一聲:“青槿妹妹。”
大約是有些嘴拙,相互行禮後,周嶺站立在那裡一時不知道要說些什麼,過了一會才想起來,抓了抓自己的耳朵,將身邊的女子拉過來,向他們介紹道:“這是我妹妹,閨名一個棋字。”
周棋看起來要活潑一些,笑著看向哥哥,仿佛在取笑哥哥的手足無措。
她先禮貌的對青鬆和青槿都行了禮,然後上前來挽住青槿的手,笑著誇道:“姐姐長得好漂亮,跟仙女兒一樣。”
青鬆提議一起到寺廟後麵的亭子坐一坐,眾人自然說好。
幾人一起往後山走,青鬆和周嶺走在前麵,周嶺偶爾回過頭來看一看青槿,在青槿對他淺笑的時候,又不好意思的回過頭去,裝作繼續和青鬆說話。
後邊周棋挽著青槿的手,十分熱絡的和青槿說著話。
“我見過姐姐,姐姐從前常在我家鋪子裡買絲線。哥哥以前說在鋪子看到了一個像仙女兒一樣的人,我那時還不信,我說哪裡有像仙女一樣漂亮的人。後麵我特意在鋪子裡蹲了幾天,要戳穿哥哥說的謊。然後看到再來鋪子買絲線的姐姐,哥哥說的果然沒錯,原來真的有像姐姐這樣跟仙女一樣漂亮的人……”
路上一直都是周棋在說,青槿偶爾應和幾句。
“姐姐常買絲線,女紅一定很好。”說著不等青槿回答,又自顧自說起:“我就不行,我家雖然是開絲線鋪子的,但我的女紅老是學不好,我娘老是罵我,說我這樣以後都找不著人家。”
“等以後姐姐……”她本是想說等姐姐以後進了我家的門,我跟著姐姐學女紅之類的,但突然想起這時候說起這個還為時過早,對姑娘家閨譽也不好,便打住了。
雖是相看,但也不便初次相見就相處太久,四人在亭子裡呆了小一刻鐘,青鬆便找理由告辭分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