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1 / 2)

從百度上抄來的這一章標題的意思和典故,又學習了新東西了。

灌夫,漢初潁陰(今河南許昌市)人。父親灌孟,本姓張,在“潁陰侯”灌嬰家作門客,後來就政姓灌。漢景帝時,討伐吳、楚七國叛亂,灌夫父子同時從軍,共同屬竇嬰麾下。在這次戰事中,灌孟陣亡,灌夫也因深入敵陣,奮不顧身,受了重傷。灌夫的勇名,當時傳遍天下,大將軍竇嬰很賞識他。

竇嬰是漢景帝的母親竇太後的堂侄。在平定七國之亂的戰事中是有功勞的,受封為魏其侯,但景帝並不信任他(參看“沾沾自喜”)。武帝接位以後不久,竇太後去世,竇家的勢力就更加衰落了。這時,皇親國戚中勢力最大的要算田蚡。

田蚡,是漢景帝王皇後的親兄弟,也就是武帝的親舅舅。比起竇嬰來,田蚡晚一輩,年紀也輕得多,可是他仗著這種特殊關係,當上了丞相,對於失勢的竇嬰以及其他文武大臣,都不放在眼裡,連武帝也奈何他不得。那般趨炎附勢者,都歸附田蚡。相形之下,竇嬰的門庭顯得冷落多了。這時,灌夫作了幾任地方官,因事被免職,閒居在長安,他同竇嬰都有牢騷,因此意氣相投,倒很親熱。

田蚡續娶時,大排筵席,所有貴族和滿朝大臣都去賀喜。竇嬰約灌夫同去敷衍一番,灌夫鄙視田蚡,不願意去,竇嬰再三勸說,才勉強一同前往。在宴會上,按當時習俗,賓主都要輪流敬酒。灌夫向田蚡敬酒時,田蚡卻不喝,向灌賢敬酒時,灌賢又隻顧同程不識交頭接耳地說話。灌夫的滿腔怒氣,正無處發泄,便大罵灌賢說:“我平日就看程不識不值一個小錢,我是長輩,向你敬酒,你站都不站起來,還學什麼小娘腔咬他的耳朵說話!”(參看“一錢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