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寫著文章玩兒啊玩的,不幸就較真兒了。這一較真兒,發現曆史上的魯肅真他媽的不是個東西。
丫出身土豪,不是世族。那年代攀龍附鳳的挺多,丫靠著跟周瑜借糧的關係搭上了孫吳。但孫策一直忙著搶地盤,結果魯肅在孫策死之前一直沒機會“進士”,鬱悶著。等到孫權上台,周瑜想起他來,就推薦給孫權。魯肅馬上出了個榻上策,說孫權你應該稱帝,半壁見山唾手可得。年輕氣盛的孫權當然高興啊,馬上破格提用,於是魯肅憑著一張嘴成功改變出身鳥。
後來魯肅總共作了三件有意義的事兒:第一就是赤壁的時候,滿朝文官兒們要降的時候,丫指著外麵說:主公趕緊找周瑜!說真的,這到底算不算有創見呢?我看丫就是在文官裡充數的。
第二件事兒就是臭名昭著的借荊州,丫徹底低估了政治流氓劉備的實力和野心。荊州一堵,周瑜想西征都沒辦法。魯肅也不知道吃錯了什麼藥,一門心思認定當年窮得叮當響的劉備居然可以聯合抗曹。周瑜認出劉備的真麵目,讓孫權軟禁他,孫權沒有做,或多或少也有魯肅這個吳蜀聯盟發起人作梗。好不容易周瑜得到西征的允許,結果馬上病逝了。於是魯肅上台。關於沒有任何軍事經驗的魯肅為什麼上台,我嘗試解釋了一下:隻要魯肅在掛名,劉備就對江東無戒心。你換呂蒙上台試試?劉備估計馬上就要築城牆挖水溝了。於是孫權決定韜光養晦….
彆跟我說什麼魯肅也是刀劍英雄,少年時遊個俠之類的。你看他入士十八年,哪場戰役榜上有名啊?丫就是一文官,領著江東武將們打了八年橋牌,靠。榻上策是他出的,憑著吹牛皮搞了個一官半職,結果這牛皮丟給周瑜去完成,他自己再也不提取西川了。這叫什麼事兒啊?
後來估計孫權也因為荊州怒了,魯肅也知道自己辦了蠢事,和關羽搞了一次“聲色俱厲”的談判:丫一書生,還要和欠錢的流氓討債?丫再怎麼“聲色俱厲”,那也是有呂蒙的軍隊在三郡那壓著,否則東吳怎麼有硬氣吵架?最後劉備讓步,孫權手軟,簽了合約,魯肅樂得繼續打牌去了。
說到底,丫居然連個戰略方針都沒有,就知道和平共處。呂蒙問:你拿關羽咋辦?魯肅說:看著辦。呂蒙獻計,魯肅就“刮目相看”鳥。最後兩人高興的稱兄道弟,我看是呂蒙自己遷就這個窩囊廢,搞這麼一出“將相合”,讓孫權放心。後來八年,呂蒙北拒曹操(兩次大戰),西麵關羽,時不時還要平個內亂什麼的,所有的大事兒一概包圓兒。魯肅呢?他就搞了一次談判。這八年,明明是呂蒙東奔西跑累斷了腿,但魯肅很養膘兒的八年。
孫權估計也很煩他,但還要把他供著來迷惑劉備。魯肅終於翹辮子後,呂蒙繼任,但已經累得燈枯油竭。呂蒙死後,孫權也怒了,私下裡拉著陸遜的小手兒罵:“周瑜多好啊(就是有些怕這個嫂子^_^),呂蒙雖然口才不好,也是牛人(我的養成計劃成果!)。但魯肅這忪人,當初告訴我說關羽是小蝦米不值一提,真他媽的瞎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