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 章 “分分合合很正常”……(1 / 2)

夜晚給人以想象的空間,明明是行走在工作的園區,隻要暫時閉上眼,就可以把這當作大學校園裡的林蔭道。

一片葉子掉下來,堪堪擦過耳邊,李綏綏睜開眼睛,看了看腳下。

喬晟和她並肩走著,見她停下,也跟著停下。

李綏綏忽然想起一件事,“我記得你以前說,不喜歡落葉喬木。”

喬晟回想一陣才說:“嗯。”隻是隨口的一句話,沒想到她會記得。

“偏偏學校裡都是梧桐樹,一到秋天,遍地的落葉。我當時以為你是傷春悲秋,有感而發,後來才發現,你不是這樣的人。”

喬晟失笑道:“其實是因為——學校劃了公共衛生區,每周五要義務勞動,落葉太多,很難清掃。”

李綏綏也笑了,這實在是一個誤會。

很快,網約車到了路口,李綏綏正要問問喬晟要不要一起走,他已經替她關上車門,退了兩步,說道:“到家後發個消息給我。”

後視鏡裡,喬晟站在原地,似乎在回想著什麼,片刻後,拾起了腳邊的一片落葉。

*

平靜的一周過去了,聽妹妹李如意說,外婆這幾天的狀態很不錯,精神飽滿,每天吃好喝好睡好,早起鍛煉,傍晚遛彎,還常常問李綏綏怎麼不回家來。

雖然李綏綏早早搬出去住了,她的房間還是一直保留著,這次正好空出來給外婆住,按醫生的說法,至少再觀察三個月,住在城市裡多少要方便些。

舅舅家住在同市的另一個城區,距離不遠,交通方便,卻從沒提過把外婆接過去住段時間。

周末,鄒女士打來電話,依舊是熟悉的問題,“要回來吃飯嗎?”

李綏綏是很想回去的,她放心不下外婆,但越是在意,越是有顧慮,她很難麵對像之前那樣難堪的場景。

鄒女士又說:“還是回來吧,外婆說想看看你。”

回到家中,依舊是老李掌勺,餐桌上已經擺了七八個盤子,一看廚房裡,還有兩個砂鍋在熱騰騰冒蒸汽。

李綏綏還沒換完鞋,外婆已經迎上來,輕輕拍她後背,“累不累,綏綏,工作是不是好辛苦。”

李綏綏低著頭,心裡又暖又酸澀,說:“不累。”

往常周末都是一家四口,這次加上外婆,變成了一家五口,明明隻是多了一個人,氣氛卻大不一樣。大概是有長輩在的緣故,老李不再貿然品評國家大事,說什麼哪國和哪國的戰爭要如何收場,話題終於回到了切實之處,說起了正應季的蔬菜。

外婆不挑食,反而很捧場,嘗到每道菜都說好,誇完又喊李綏綏,“看你這麼瘦,多吃點!”

截至目前,都是氣氛融洽的一頓家宴。

然而,仿佛是命運在開玩笑,外婆在此前都表現得正常、健康,讓人懷疑之前的認知障礙隻是假象,偏偏總是在這種時候,在見到最喜歡的外孫女時,又一次失常了。

筷子摔在地上,附近的碗碟也砸落,外婆暴怒的臉格外猙獰,指著李綏綏,卻是和二十多年前的女兒隔空對話,“鄒妙,我養你這麼大,反倒養出個仇家,你怪我,你憑什麼怪我?”

李綏綏沉默不語,鄒女士坐在對麵,用手撐住了額頭。

外婆又說:“他們說閒話,說你不嫁人你弟弟就討不到老婆,說我催你結婚是為了給你弟弟分家,說什麼你就信什麼,你就是這麼想我的?”

砰一聲響,是悄悄往後撤的李如意不小心撞上了茶幾。

鄒女士臉色鐵青,也站了起來,忍不住要開口。

李綏綏搶在她麵前,拉住了外婆,說道:“媽,我有男朋友了。”

外婆停住了,鄒女士和老李也停住,李如意的表情更是精彩。

李綏綏說道:“媽,我們談了有一段時間了,對彼此都很滿意,就算你不催,我們也是打算結婚的。”

外婆怔怔地看著她,問:“那,你們是怎麼認識的?媒人是誰?”

“沒有媒人,我們是自由戀愛,就這麼認識了。”

外婆張了張口,臉色也一變再變,最後竟然一言不發,重新坐下,把碗筷撿起來,繼續吃飯。

李綏綏又想起那天喬晟說的另一句話,他說:“假如外婆是因為你媽媽沒有及時成婚而生氣,當你媽媽成家的那一刻,外婆的心願已經達成,所謂的遺憾也就不存在了,怎麼還會延綿這麼多年。會不會她遺憾的其實是另一件事?我們都理解錯了。”

另一件事?什麼意思?

喬晟說:“上一代的父母的感情表達非常含蓄,不會表達喜愛和讚美,更不會道歉和示弱,我想,外婆真正的心結不是女兒的叛逆,而是女兒的順從。女兒最終還是聽她的話結婚了,目的達到了,卻讓她產生了愧疚,她以為是自己的強硬乾涉讓女兒走入了一段不幸福的婚姻,她以為女兒一直在怨恨她。她在想,假如她當初沒有橫加乾涉,女兒的人生會不會比現在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