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充高人 沒想到向敏中推薦了……(2 / 2)

嚇個半死 會跑的石頭 3418 字 10個月前

劉慶東暗喜,原來那家夥就在樓下呀,叫上來瞬息之間的事兒,不用左等右等啦。

“劉老哥,你說是少林寺的和尚看到了翻牆的奸夫,大娘子拎著包袱逃出施府,不出意外應該是要私奔的。可小弟認為,從種種跡象上看,這位少東家雖然會些武功,卻是個繡花枕頭,未必有殺人的勇氣呢。”

劉慶東也認為案件頗為複雜,裡麵隱藏著諸多讓人費解的謎團,他不禁眉頭微蹙,苦思冥想地糾結起來。

老朋友拍著他的肩頭安慰道:“老哥彆急,飯要一口口吃,案件要一步步地審,終會水落石出的。先從鄭縣令問起,片刻他就要來啦。”

還真是迅速,沒有半盞茶的工夫兒,小吏便帶著老縣令進了屋。

已近七旬的老人不知喝了多少的老酒,醉醺醺滿臉通紅,吐出的酒氣劃根火柴能點著嘍。

向敏中開門見山要查問案情,“鄭縣令,本府有話要問你。”

不曾想,老縣令膝下一軟,撲通跪在地上,隻見他渾身打顫,眼瞅著滴答滴答的冷汗從臉頰直淌下來,“向知府您英明果敢,洞察秋毫,什麼也瞞不過您呀,卑職有罪,悔之晚矣。下官眼瞅著就要致仕歸鄉了,求您高抬貴手網開一麵吧。”

這突如其來的情況把所有人都弄愣了,各自有各自的猜測,有人想他,是不是貪贓枉法受賄了,包庇壞人栽贓陷害?有人在想,一定是玩忽職守草菅人命,拿不住真凶,便敷衍了事昧了良心吧?

“貴縣,你怎麼喝成這個樣子?你何罪之有啊?”向敏中雖然語氣平緩,但眼神凝重犀利。

鄭縣令抹了把額頭上的汗珠子,“我心裡鬱悶,貪了幾盞酒,借酒澆愁愁更愁。”他垂頭喪氣像隻鬥敗的公雞,“卑職是今天早上曉得犯錯啦,昨晚大王家莊施家發生了命案,派人來縣衙報告,說是戶主施大錢的侄子施輝酒後行凶,要殺害府中的丫鬟小紅,在追殺中不料身體失衡,跌倒時正撞在匕首上,刺破臟器當場斃命。”

“施家又發生命案啦?他家大娘子剛剛被人殺害,緊接著施家的侄子又持械行凶,做出此等令人發指的事,好有閒心呦,怎會這麼巧呢?”向知府緊鎖雙眉,感到事情並不尋常。

“是的,卑職得到報案立即前往查看,施大錢乃大王家莊的裡正,向來仁義寬厚,樂善好施,為人處世人人稱道。我帶著手下勘察了現場,正像報案人說的那樣,是施輝酒後行凶,欲殺府裡的丫鬟,卻不想失足自傷。施家正為他家娘子設靈堂辦喪事,大娘子的舅舅在府上吃酒未走,自言目睹了一切。說是那侄子喝得爛醉,回到家中便大吵大鬨。還有裡正的仆人們作證,都聽到施輝的謾罵與受害者的求救聲,二十幾個人眾口一詞絕不會錯。”縣令為上司詳細地講解著現場的情景。

向知府頻頻點頭記下,他聽對方說完提問道:“鄭縣令,你查看了那把匕首沒有?”

老縣令咚咚咚地磕了三個響頭,“知府,我算服您啦,向公,您就是當年的神探狄仁傑呀。隨我同去的仵作發現,誤傷施輝的匕首與刺死施家大娘子的凶器相似,都是單刃匕首。我們又翻看死者的衣裳,從他的懷裡發現了一枚碧玉發簪,由丫鬟小紅認定,是大娘子的心愛之物。”

“施家娘子的首飾在施輝的手裡,這麼說,施家侄子是殺害女主人的凶手嘍。”瘦通判搶著說出猜測。

縣令不失時機地奉承著,“是的,還是甄通判心思銳敏,智慧過人,卑職也是如此認為的,人證物證俱獲,可以斷定施輝就是凶手。是我愚鈍,錯把出家人當做真凶啦,正像和尚說的,他隻是個過路的,失足墜落到村口的枯井裡,還說有個武林高手也掉了進去,後來出去找繩子了,那人可以為他作證。當時,卑職犯了一根筋,就認為他在胡編亂造,杜撰出來的武林高手,屍體背後清晰的血腳印足以給他定罪了。向知府,卑職知罪,看在幾十年辛苦為官的份上,望您寬恕。”

“嗬嗬,沒看出智慧過人到哪裡去。老鄭啊,你這人雲亦雲的毛病是改不了啦。你以為天下就一把匕首,其他的都拿去鑄銅人啦?如今是大宋,不是大秦。還有,武林高手要找繩子,笑掉大牙,瞎話都不會編,隻有那慌張和尚編得出來。”胖通判不留情麵地數落道。

“貴縣,你先起來,站到一旁,本府要詢問其他人。”向敏中看見隨從撩開簾子,向屋裡打著手勢,示意他要找的人已經帶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