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暖大致檢查了一下,見都是活的,個頭也不大不小正適合包在餛飩裡,便點頭道:“你們做事我一貫放心,今日的銀錢照舊等我回來給你們結算。”
聽了這話,年長的少年鬆了口氣,露出笑模樣,“行,那我和弟弟先去打水了。”
他們也是上河村的村民,每日除了清晨去河裡抓蝦送來給蘇暖外,還會捆一些晾乾的柴火,打一些上遊的溪水裝進桶裡去鎮上賣錢,這一天也是忙的歇不下來。
蘇暖輕聲應下,收回陶碗,提著木桶進院子開始剝蝦。
她在現代的家境也很一般,父母為了姐弟四人的生活早出晚歸的工作很辛苦。作為長姐的她六七歲就開始在廚房幫父母打下手,等她滿八歲時,都會用磚頭墊腳,舉著鏟子炒菜做飯了。
在廚房待得久了,蘇暖練就了一手剝蝦殼扯蝦線的絕技,不過一刻鐘,就收拾出來了大半桶蝦。她將剩下的那些蝦裝在一個木盆裡,澆上少許河水,蓋上鑽了孔的木蓋放到一旁。
這會,天邊已經大亮,太陽帶著耀眼的光芒自遠方一點點升起。
蘇暖洗淨了手,把閒置在一旁的板車擦乾淨推出來,先把爐子和炭火放上去,然後去廚房把煮好的骨頭湯,準備好的餛飩皮、餛飩餡和鮮蝦一一拿出來放在木板上。
最後,她將灶台的火滅掉,關好門窗,推著木板車往不遠處的鎮上走去。
自村尾走向村頭,有早起洗衣的大娘看到她,招呼道:“暖丫頭這會就去鎮上擺攤了?”
蘇暖笑著點點頭,“王大娘,早上好。”
見她態度好,王大娘忍不住絮叨起來,“哎,好好。這大冷天的暖丫頭你一個人推著這麼大的木板車去鎮上擺攤也是辛苦,要王大娘說啊,你就該同意了跟李石頭的親事,李家人多,多少能幫襯著你點……”
王大娘提的這個李家,不僅人多,也是出了名的貧窮。李石頭的祖父當年是逃難過來的,沒什麼家底,後來娶了王家的姑娘,養活了六子二女。聽說當初為了給六個兒子娶妻生子,兩個女兒幾乎是收彩禮賣掉的。偏偏他的兒子們也很能生,到李石頭這輩,堂兄弟足足二十幾個,個頂個的能吃,彆說給他們操持婚事了,光是養活他們就不容易。
這樣的人家,彆說她了,戀愛係統聽了都得逃。
蘇暖臉上的笑容不變,腳下步伐加快,“王大娘,時辰不早了,我得先去鎮上了。”
見她逃也似的走了,王大娘忍不住搖頭,“這個暖丫頭啊,從前就是個倔脾氣,沒想到病了一場後脾氣更倔。李石頭多好一個小夥啊,人老實還能乾。”
這時,一個同樣抱著一盆臟衣服的大娘走過來,聽了這話,忍不住說:“李石頭那麼好,你把你女兒嫁他啊。”
王大娘立刻回嘴,“那怎麼行,我把女兒嫁過去跟李石頭喝西北風嗎?我家那點家底,全貼進李家都不夠扔個響的。”
大娘嗤笑一聲,“原來你明白這個道理啊。”
王大娘被笑的麵子上過不去,惱羞成怒道:“蘇老大去的早,暖丫頭她娘也是個狠心的,說改嫁就改嫁,走了之後再沒回來過。她小叔入贅到鎮上吳大夫家,一年到頭也不回來一次,家裡隻她一個人孤零零的。好在她做吃食的手藝還不錯,跟家裡小子多的李家正好互補。這大冷的天一個人多辛苦,多個男人幫襯不好嗎?我也是為了暖丫頭好。”
那位大娘懶得跟她掰扯,抱著木盆走遠了。
上河村地理位置極佳,蘇暖推著木板車往北走不到十分鐘,就到了名叫嘉和的鎮上。
嘉和鎮位於顏王朝東北部,往北是與他國交界的邊城,往南是去往京都的必經之地,由於這些年北部他國與顏王朝貿易往來頻繁,小鎮這個交通樞紐也借此發展起來。
蘇暖推著板車熟門熟路地走到官府劃分的攤位區域,左手邊是通往府衙的大道,右手邊是通往京都的官道,前麵還擺放了兩排桌椅,供堂食的客人們享用美食。
這小小一個攤位,每月租銀便要兩百文錢,但有官府管控,很有秩序,蘇暖前天剛攢夠了銀錢,就迫不及待地交了一個月的租金。
眼見左右攤位的人都來了,最右邊做燒餅的攤位已經出爐一鍋燒餅了,聞著那麵食獨有的香氣,蘇暖趕忙將爐子搬下來起火,再將骨頭湯架上去熱著,手腳麻利的開始包餛飩。
骨頭湯沸騰的那一瞬間,香氣四溢,習慣了清早吃一碗熱餛飩的捕快趙耀宗循著香氣而來,“蘇丫頭,來一碗鮮蝦餛飩,多點麻油和辣椒油。”
蘇暖輕聲應道:“好嘞,您坐下稍等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