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宮 三月二十八,大吉,宮中舉行……(1 / 2)

琳琅姝色 唐時錦 3807 字 10個月前

三月二十八,大吉,宮中舉行親蠶禮。

自周代起,親蠶禮便是皇家每年都會舉行一次的國家大典,因為在男耕女織的社會中,蠶桑占有著重要的地位,無論是皇族人還是普通的勞動人民,都對蠶神由著崇高的敬意。

那一日,身為國母的皇後需主持,率領眾妃嬪和命婦祭拜蠶神嫘祖,並采桑喂蠶,鼓勵百姓勤於紡織,織出更多布帛。

寧姝的姑母也是誥命之身,加之英國公府功勳卓著,為一等皇親,秦家姐妹兄弟自然也全都去得。

寧姝心裡記掛著居於皇城的爺爺,想著便應了姑母的話,也一同跟去了,隻心中祈禱彆碰上秦琅那個晦氣東西……

寧姝的爺爺是當朝太傅,自當今陛下少時還是太子時便行教導之事,如今又被授予教導如今太子的重任,雖不是什麼握著宰輔之權的存在,但一直深受帝王信賴與尊敬,是個簡在帝心的人物。

除了一女寧汐嫁在盛京,其餘兒子都外任在彆州,老妻也在幾年前去了,寧太傅看家中無人,也便不常回永興坊的宅子了,大多居於宮城中,不是伴著太子讀書便是伴著天子。

今日親蠶禮,寧太傅仍舊在給太子元弘講完書後,便去了乾元殿伴著天子。

知道在揚州長大的孫女終於來了,寧太傅今日晨起便懷著好心情。

……

沒有同姑母乘一車,寧姝與秦家姐妹鑽在一個車子裡。

進宮不是到友人家做客,鶯聲和燕語並不能隨意地跟著寧姝進去,因而此次入宮,不僅是她,秦家姐妹也是孑然一身,沒有帶著丫頭。

車子不小,但也不是特彆寬敞,但幾個女孩子願意擠在一處,長輩也不好將人拉出來,便由著她們去了。

姑娘們乘車,秦家的公子們便騎著高頭大馬行在女眷車駕兩側,呈護衛之態。

英國公府的儀仗浩浩蕩蕩地從長街駛過,路過的百姓無一不側目。

亮出身份後,南薰門的守將一臉恭謹地放行,秦家的車駕緩緩進了宮城。

親蠶禮被設在宮城內的千秋苑裡,裡麵種著許多桑樹,平日裡空著,到了每年三月,便用來舉行親蠶禮。

寧姝這等官家千金被安排在綺蘭殿,稍作歇息,便出來透氣了。

親蠶禮主要是由皇後帶著眾位內外命婦去祭拜蠶神,然後再進行采桑喂蠶,以示崇敬之意。

寧姝沒去,秦琳和秦珠也沒去,幾人各有各的事。

秦琳的事,眾姐妹皆心照不宣,聽秦琳這位二姐頗為羞澀地說不去,秦家姐妹隻是意味深長地笑笑,並未說什麼。

起初寧姝並不理解,好奇問了一句,還是秦珂這小妮子大聲說了句二姐姐要去會情郎了,惹了秦琳一個紅臉,含羞帶怒地瞪了她一眼才離去。

寧姝這才明了。

秦家女孩子不少,但到如今為止嫁出去的卻隻有大姑娘秦瑤一個,其餘都尚未出嫁。

然秦琳是定下了婚事的,未來夫婿是工部侍郎家的公子,據說與秦琳一見傾心,遣媒人上門來提親的,打現在看,也算是一段良緣。

已經問過了吉凶,也過了大禮,說是最近正在商議接親的日子,不僅是兩家熱火朝天的,秦琳與那程三郎也是如此。

本朝民風開放淳樸,男女之間也沒有太過嚴苛,尤其是這已經定了婚事,換了婚書的未婚夫妻,自然就更不會細究了,因而秦琳與之相會並不是什麼見不得光的事,頂多會被身邊人拿來調笑罷了。

平日裡一個在英國公府,一個在侍郎府,相見的機會自然少,但如今親蠶禮一舉行,兩家都來了宮裡,便有了機會相見,秦琳與那程三郎豈能放過這個機會,自然不會將時間浪費在去看一群蠶寶寶身上。

秦珠則是看膩了親蠶禮,又加上前夜未曾睡好,想留在綺蘭殿歇息,便不打算去湊那個熱鬨了。

寧姝不去,與她們都不同。

因為她害怕蟲子,尤其是蠶這種軟趴趴蠕動的蟲子,是她瞧一眼都得豎起汗毛的程度。

再加上她想找空子去拜會爺爺,寧姝也拒絕了去看親蠶禮。

得知寧姝這樣果敢張揚的潑辣的姑娘居然怕蠶寶寶,秦家幾個姐妹都笑得不行,被寧姝一頓好打。

……

皇城馬球場,當今天子年近五十,麵容溫和,依稀可辯彆出年輕時的俊朗,一身赭黃色圓領袍服,腰係金玉帶,坐在宮人提前搭好的行帳裡,看著黃沙翻飛的馬球場上,年輕兒郎們揮汗如雨、英姿勃發的模樣,心中羨慕又神往。

眾所周知,當今天子有一顆馳騁疆場、恣意球場的心,奈何自年輕時身子就不大康健,無法像其他兒郎們那般在球場拋灑汗水,縱情車馬。

然他又極喜愛馬球,儘管不能親自上場,也要時不時將球技好的小子們叫進來,在他眼皮子底下打一場精彩絕倫的馬球。

其中尤其以他的親親外甥,英國公家兒郎為首,球技最好,也最得他的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