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陳糧是每年都是需要更換的,大部分的陳糧都會在秋收前陸陸續續被拿去釀酒或者是做成飼料,以提前騰出庫存等待秋收加入新糧。
根據今天收到的最新統計資料,倉庫裡儲存的糧食能夠供給食用的大概隻剩下兩億噸。
也就是說在末日來臨前所有糧食加起來一共有五點五億噸左右。
雖然這些數字聽上去都很大,但實在架不住昭國人口基數大,這些糧食按照一人一天兩斤的用量來算也隻夠十億人口一年半。
說得殘忍些,末日會讓相當一部分人失去性命,這些糧食還會撐得久一些,可能撐到十年嗎?
宋傾給出的預測表起碼有十年的時間,也就是說末日十年內不可能結束。
而且根據宋傾所說,末日後各種天災頻繁發生,這種惡劣的氣候條件已經不適合曾經的糧食作物生存,末日來臨後糧食一直隻有消耗沒有產出。
這簡直就是坐吃山空的寫照。
作為擁有幾千年種田血脈的昭國一想到有土不能種糧食,隻能每天坐等消耗存糧,擔驚受怕哪天沒得吃餓死,大家瞬間感覺渾身哪哪都不舒服。
於是農科院那邊直接開啟緊急預案,所有研究員都在進行各類天災模擬,打算改良出適合在末日生存的新型植物。
宋思來他們從不會懷疑自己國家的人才所具有的潛力,但這個過程需要多久是個未知數。
而且宋傾沒有告訴他們,在她看到的預知裡昭國什麼時候研究出來適合末日種植的糧食。
那他們是不是可以猜測,在她的預知裡昭國乃至世界很可能十年內都沒研究出新型作物?
一想到這,宋思來心中就控製不住地憂慮。
人民的未來,昭國的未來,人類的未來,究竟在哪裡?
“我們從國外采購的幾批糧食到了嗎?”宋思來問向一旁的鄭常弘。
“已經到了兩批,葉毅那邊已經派人去接了,一共有八千萬噸,但我們最近幾天買得糧食數量實在太多,很是紮眼,克爾辛聯邦那邊已經盯上我們了,其他國家也不太想賣,估計是怕我們在購買備戰糧。”鄭常弘想到最近頻繁在買糧上碰壁的經曆歎了口氣。
宋思來批複文件的手頓住,鏡片下閃著光芒的鳳眼盛滿了憂國憂民的情緒:“八千萬噸太少了,這隻夠全國人口吃八十天。”
但其實末日前昭國每年進口糧食最多也就一億噸。
他們現在能買到這個量已經很高很高了。
畢竟整個碧雲星一年的糧食產量也才隻有25億噸左右,而且現在幾個糧食大國的產糧也還沒下來。
宋思來長歎一口氣,想到最近大筆大筆的財政支出,還是狠下心來說:“看看吧,實在買不到糧食,冷凍肉類還有罐頭乾麵包之類的也可以買!凡是能長期儲存的,統統都買!”
鄭常弘聽得手一哆嗦,他看著宋思來活像個被錢逼瘋了的管家婆:“老宋,你認真的?!你知不知道我們最近的財政支出有多少!等會我就把曹部長叫過來,讓她單獨跟你說道說道。我可跟你說好,你不準躲起來讓我一個人承受她的念叨。”
提起雷厲風行的曹娥嬌,宋思來也頓了一瞬。
但想到昭國那岌岌可危的存糧,宋思來又堅定了自己的想法。
“那你說怎麼辦?估計我們最多還能再到手個五千萬噸糧食,但這些加起來也隻夠兩年多的使用,總不能最後看著我們的國民活生生餓死!”宋思來想到那副場景,心都在抽疼。
想不到他們都脫貧四五十年了,如今又重新回到這個讓群眾吃飽飯的難題上了。
這要是因為他的失職讓昭國平白餓死凍死大批人民群眾,他那已經進了烈士陵園的老爺子估計能氣的掀了棺材板,拿著他那老古董的三八大蓋敲死他!
宋思來想了半天,忽然提出一個想法:“一會你讓人聯係在其他國家做生意的海外僑胞,讓他們從不同國家小批量多批次再購買些糧食。”
全球的糧食產量都是有定數的,而且末日在秋收開始,很多氣候和昭國差不多的國家糧食也得大幅度減產。
宋思來也知道他這樣接著先機提大量收購糧食是在阻斷他國生路,但人都是有私心的,這種危機關頭隻能先各掃門前雪。
他現在隻能儘量保證昭國的生存,至於其他,親疏有彆,他管不了那麼多。
宋思來垂在桌麵的手捏緊,頓了片刻,眼中一片冷然:“既然已經這樣,那我們就再狠一些,繼續加大對國內糧食市場的調控和調度,直接將供應商手中的糧食都收購走,整個米麵糧食的供應鏈由國家接手!”
這樣還能避免末日一來,出現個人糧食資源不平衡,各種非法哄抬物價倒賣的情況。
鄭常弘沒有反對,隻是看著他語氣平常道:“這樣一來隻怕市場上會有意見,而且末日來臨後,你估計會被國外罵的很慘。”
“那又如何?從年少不顧家人反對一個人遠赴他國求學到現在站在這個位置上,你什麼時候見我在乎過名聲?”
他平日裡珍惜羽毛,不過是為了昭國的名聲。
“對了,南港市即將到來的海嘯安排的怎麼樣了?”宋思來繼續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