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超又問:“縣裡的大戶可有施粥?”
老者默然,良久道:“一升粟買一人。我老了,自賣自身也沒人要,隻能沿路乞討。”
陳超聞言,回頭望去,黃土路上都是些老弱病殘,瘸腿拄拐,或癱坐路邊,或拖殘軀趕路。深秋的陽光十分猛烈,刺得人眼直流淚。
老者見陳超氣勢非凡,不像普通人,問道:“貴人是什麼人?”
陳超拱手道:“不才忝為朝廷派出賑災的謁者。”
“可帶有糧?”老者眼睛一亮,急忙發問。那隻缺了口的瓷碗直直地杵在陳超的眼皮下。
陳超頓了一下,然後肯定地對著老者和眾人道:“我來了,就有糧。”
按照賑災的流程,陳超要先去核查清楚,然後將信息送回朝廷,請朝廷派糧過來。
隻是遠水解不了近渴,這中間就要靠官府的存糧以及大族施舍維持百姓生存。
陳超向老者告辭,帶著小吏,匆匆往前趕,路越來越不好走,堆滿了淤泥樹枝落葉亂石,空氣中隱隱有一股腐臭,耳邊還隱約聽到哭聲。
陳超衣袖裡的拳頭緊握,進了已成殘垣斷壁的縣衙,拿出詔令,召集掾史,詢問縣中情況。
縣裡僅有西北邊免受水災,其他地方均已是滿目瘡痍。陳超憑著謁者的身份成為掾史們的主心骨和領頭人,又叫掾史們叫來幾十個青壯到大戶家裡“借糧”救災。
縣裡唯有居住在西北高地上的兩家大戶幸免,陳超帶人去借糧。他們本不想借,但攝於陳超的身份和身後的青壯,不情不願“借了”十多袋糧。
陳超借完糧不僅沒走,還讓人青壯一起高聲喊大漢禁止逼良為奴的律令。陳超又大聲叫道,若有被逼為奴者可隨他走重立良籍,各安家業。
若非活不下去,誰願意賣身為奴?更何況奴與奴也是不一樣的。
像江平這樣服侍皇帝的奴婢,等小皇帝長大,比二千石還風光,將來說不定還能像鄭眾和蔡倫一樣封侯。
像鄧氏家中伺候主子的奴婢,宰相門前七品官,仗著主子的威風和賞賜,比尋常人家要風光多了。
但更多的奴婢是從事繁重的勞役,比如耕地、挖渠、建房、采礦,舂米怕是最輕省的活計。終歲不得休息,吃不飽,穿不暖,活得連牲口都不如。
聽到青壯的喊話,果然有人陸陸續續跑出來。大戶見狀臉都綠了,想要阻攔,陳超卻背誦朝廷律法,大有若有阻攔殺無赦的意思。
陳超帶人離開後,去了另外一家,又帶出不少賣身為奴的人。陳超安慰眾人一番,撥出幾人做飯,還在縣衙門口支起粥棚。
他將一百多個青壯分成幾班,劃分區域,讓他們清理街道,收屍埋葬。這些若是不清理,怕是會引發瘟疫。
本縣的勸農掾遲疑一下,提醒道:“陳公,這些糧食怕是吃不了多久。”三十袋糧看著多,但陳謁者既要供應青壯,又要施粥,怕是撐不了幾天。
陳超道:“我剛才已寫信回去請朝廷賑濟,至於這段時間的糧食……”
陳超的目光看向那兩家大戶的方向,露出意味深長的表情,若是他們識趣還好,若是不識趣……
他們這些謁者身為皇帝(皇太後)近臣,這些大戶隻不過在地方上橫行罷了,朝堂上既無高官,宗族中又無大儒。
動與不動,隻在翻掌間。
勸農掾突然感到脖子涼颼颼的,又見陳謁者轉頭衝他笑,身上不禁打了個寒戰。
“我觀你行事周密,是個能乾的,又心係鄉裡救援百姓。縣令並丞尉都不在了,好好乾,我會為你還有其他人表功。”
陳超仿佛自言自語道:“縣令由朝廷任命,其他的職位倒是能往上升一升。”勸農掾聽了,眼睛一亮,做事更加賣力用心。其他人知道後也是如此。
過了三日,那兩家大戶坐罪恃強淩弱,以眾暴寡,違背詔令,虐殺良民,家主及有罪者就地正法,家產籍沒。
陳超遇到的情況算是簡單模式。鄧綏派他們出去,提前考慮到這種情況。在那些盤踞著世家大族的地方,她派去的都是出身更高的謁者。
謁者一般是從孝廉和郎中中選拔的,除為郎的人要麼出身權貴世家,要麼祖上遺澤,反正都是在掌權者麵前留了姓名。
動這些謁者,莫說朝廷不答應,怕是他們的家族也不會讓幕後黑手好過。
除了出身,鄧綏還篩選了性格,有的性格剛直,有的性格圓滑,有的性格浮誇……性格各異的謁者被派到相應的地方,以期能達到最優的效果。
地方長官、刺史以及謁者的奏表一本本從各地而來堆在到鄧綏的桌案上,甄彆信息、調度資源、獎掖有功者、懲罰不法者……一道道詔令從崇德殿發了出去。
大水過後的重建剛有了起色,十月份又有四州遭遇水災,傷稼無數,衝毀田產房舍無計。鄧綏又派謁者出巡,賑濟百姓。
饒是一向與外朝很少連通的崇德殿前殿也被水災兵禍的信息包圍。
劉隆的嘴巴張大,臉上一片茫然,萬萬沒有想到,東漢竟然會遇到這麼大的水災。哪怕是在現在,也不是好應付的。
這要死多少人?洪災的威勢自不必說,摧枯拉朽,所到之處,生還的希望渺茫。
小農之家終歲到頭,幾乎沒有積蓄。洪災摧毀田產房屋牲畜,即便是僥幸生還,那百姓之後又要如何生活?
若非知道曆史,劉隆一定以為他身處王朝末年。
當年崇禎帝在位時,水旱災害不斷,農民起義此起彼伏,女真虎視眈眈。這些讓崇禎帝焦頭爛額,他雖勤政,但剛愎自用,急躁多疑,於國無濟,最終成為亡國之君。
此時的東漢比明末好點的地方就是麵對災禍,君臣同心協力共渡難關,以及執政的鄧綏通透穩重,胸有丘壑,知人善任。
鄧綏沒有被突如其來的大水災弄得手足無措,她有條不紊地召來大臣,調配錢穀賑濟百姓,又派出謁者等巡察人員監察不法,一步步走得穩走得實。
麵對如此困境,鄧綏沒有奇策,也不能打殺四方,唯有踏踏實實賑濟百姓以及救援西域。
劉隆已經滿周歲了,但因為現在皇室諸事節儉,罷了許多的典儀,他的周歲慶典也在其中。鄧綏隻讓宮中諸人在外麵給他道賀磕頭。
即便是“鄧氏隱形反對者”江平對此也無話可說。他本也是因為家裡遭受天災活不下去,才被賣身宮中,為奴為婢。對於省錢賑濟百姓,江平心中是讚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