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書房的師傅們為永琪毆母而驚訝的時候,乾隆正因為大臣們的奏本惱羞成怒。在乾隆的眼裡,景陽宮的這場走水不過是小燕子天真爛漫,不曾深思熟慮的無心之失罷了,可惜滿朝的王公大臣們不這麼想。
在大臣們眼裡,諸如皇宮、太廟、皇陵、天壇、泰山這樣的要緊地方走了水,那便是上天發了雷霆之怒,若是不再修德自省,改惡從善,隻怕就要危及江山社稷了。得知景陽宮起火的那一刻,那些有資格入宮見駕的大員,趕緊放下手頭事務,從四麵八方奔向養心殿求見乾隆。
乾隆滿心要為永琪和小燕子開脫時,便有深通經史的大臣一一曆數曆史上各朝各代殿廷告災之事,以及聖賢們對這些火災的評價。康熙十八年的那道旨意,更是被先後趕到的大臣在養心殿裡背誦了若乾遍。任是乾隆心裡有多少個不服氣,也不敢在大臣麵前說康熙當年純屬杯弓蛇影草木皆兵,隻得按照祖宗舊例,傳旨翰林院,擬了詔書,引咎自責,詔告天下。
既然說要反思引咎,少不得還要廣開言路,虛心納諫,於是又下了文武各官皆可上書言事的旨意,並召集大朝會,讓王公大臣們當麵進諫。這道旨意發出的時候,乾隆依舊自信滿滿的,自己是有道的明君,難得的聖主,哪裡會有許多的差錯讓人指責的?
誰知乾隆想錯了。在京的文武官員,雖有許多人尚不知為何失火,卻都已知道失火的是永琪住的景陽宮。大朝會上,就有眾多大臣當麵參奏永琪和小燕子種種不法,並暗示乾隆本人貴庶賤嫡,違背禮法,不遵祖製,危及社稷。乾隆氣得當場咆哮,便要把眾人都發往寧古塔。還是康親王崇恩、簡親王奇通阿、顯親王衍潢、莊親王允祿、怡親王弘曉這五位世襲罔替的鐵帽子親王帶著宗室王公極力勸諫,說是“昨日才下了旨意,令文武各官直言極諫,今日便降罪言者,示天下人以無信,未免有損皇上聖德”,乾隆這才強壓著怒火退了朝。十幾個太監抬著六個大箱子,跟在乾隆後頭回養心殿。箱子裡裝滿滿的,都是王公大臣們因為要奏的事情太多一時不能說完而呈進的,或者因為品級不夠等緣故不能參與大朝會的宗室、覺羅、官員托人代轉的奏折。
這些奏折的內容五花八門,直氣得乾隆看一份摔一份。有說祖宗製度,皇上與諸位太妃須年皆過五十方可見麵,今皇五子永琪年方二十,與妃嬪比鄰而居,混淆男女之彆,違背祖宗製度,致使上天震怒,降災於景陽宮的;有說皇子立班,皇五子永琪立於皇三子永璋、皇四子永珹之前,乃擅據太子位,有不臣之心的;有說皇五子永琪等於宮外毀謗皇後,乃是人臣之不忠,人子之不孝的;有說皇五子永琪交結朝臣,違背祖製的;有說來曆不明之女子參與祭天大典,是為戲弄上天的;有說小燕子在尚書房出言不遜辱及師尊,皇上親臨目睹,不予處置,有違列祖列宗尊師之訓的;有說小燕子濫用非刑,毆打侍衛,致使功臣之後臥床不起,寒天下人之心的;有說福爾康動輒混跡皇子之列,且居皇家嫡子長子之前,是為大逆不道的。
更有那品級不夠的宗室、覺羅、官員們,平日裡相與交結的,頗有些沒有甚麼身份地位的旗人、士人、商賈、百姓,從各處聽了許多關於永琪等四人在外不法的罪行。這些人的奏折裡頭,說的便不是甚麼忤逆嫡母、不敬師傅、違背祖製之類的事情,全都是四個人如何欺壓良善橫行市井。有說官員出行喝道,遭微服出宮的永琪等毆打的;有說永琪等集市上砸爛小販攤位的;有說永琪等包庇盜賊,毆打失主的;有說父母教訓子女,反被永琪等毆打的;有說永琪等低價購物不成,強行搶奪的;有說永琪等砸了酒樓桌椅杯盤等物,徑自離去不予賠償的。其中最令人發指的是兩個宗室、四個覺羅、三個小京官聯名奏聞的一樁人命慘案。
那時小燕子剛入宮不久,福爾泰還不曾去西藏。某一日,永琪等四人一起出宮,在街上遇見了小燕子曾經熟識的一個孩子。那孩子是個不學好的,成日在街上做些小偷小摸的勾當,因為梁上之藝學得不精,便難免有失手的時候。那日永琪等人在街市上遇見這個孩子的時候,恰逢那孩子失手被擒。那失主原本是自家兒子病了,要拿錢抓藥去的,此時也顧不得教訓這個小賊,搶回自己的一包錢就要離去。偏這時永琪四個人到了,小燕子立時便衝了上去,永琪三人也不甘人後,最終把那失主的錢搶了,把人也打成了重傷,這才揚長而去。
那失主本來是窮人,為了給兒子治病,一包銅錢裡頭還有一半是東挪西借的。如今錢也丟了,自己也傷了,忍了傷痛再借錢去給兒子抓藥,不想孩子的病因為耽誤了一場,竟然不治夭折了。那失主傷痛交加,不上兩日也跟著去了。失主之母眼見兒孫慘死,急痛攻心,也隨之去了。隻剩下一個老翁和寡媳,四處打探仇家的消息。
東奔西走了若乾日,竟真的被這兩人打探到了,那日行凶的人裡頭有宮裡娘娘的親戚,大學士福倫的兩個兒子。那媳婦聽了,便要去順天府衙門告狀。她的公公上了年紀,卻是有些見識的,說道:“從古到今,包青天那樣敢鍘駙馬的官兒有幾個?便是順天府的老爺想秉公斷案,隻怕也惹不起大學士和娘娘。”於是打發兒媳婦回了娘家,自己便尋到內城,要去敲登聞鼓告禦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