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臣勸諫乾隆 太監冒充官兵押送囚犯……(2 / 2)

乾隆道:“有何大案,劉愛卿快快奏來!”

劉綸道:“回皇上,順天府往刑部轉移一名囚犯,雖不是甚麼大事,也是兩個衙門之間的公務。太監冒充官兵參與此事,乃是一樁宦官乾政的大案。相比之下,另外一樁殺人劫囚的小案,雖也駭人聽聞,卻不似這樁大案能夠禍國亂政。臣以為,眼下最當查的,不是誰殺人劫囚,而是誰指使宦官乾政!各位禦史們聽說太監冒充官兵乾預外事,群情激奮,有奏折托付德大人與臣轉呈皇上!”說著,舉起奏折。

一旁的太監趕緊接了,便要奉與乾隆。此時乾隆本已略微緩和的臉色變成了豬肝色,正要發作,忽然有個太監進來說道:“稟皇上,延禧宮的令主子那裡有人來求見。”

乾隆聽了這話,猛然想起令妃的侄子為救小燕子死了,此時令妃心裡必是無比傷心,也顧不得發作眼前這五人,起身便要往延禧宮去。

鄂彌達五人一見這養心殿的太監敢以後宮瑣事打擾君臣議事,心下不免惱火。及見乾隆連嬪妃宮裡究竟出了甚麼事情都不曾問過,就要扔下正事不顧,更是憤慨。當下劉綸便說道:“皇上,先了結了朝政,再往後宮給皇太後請安也不遲!”

乾隆一心惦記著令妃,劉綸的話竟是聽而不聞。鄂彌達歎了一口氣道:“既然皇上有更要緊的事情,咱們不如也散了罷。”說著便往外走。

秦蕙田等人也隻得跟了出來。隻見乾隆大步流星地往養心門走,幾個太監一路小跑地跟著。這五人出了養心門往東轉,透過遵義門、隻見乾隆一行已經進了月華門,正往東走。五位大員遠遠地目送著乾隆,心下黯然。這時,莊親王允祿和履親王允祹忽然出現在遵義門裡。

這兩位親王也是為了魏滿柱一案而來。從順天府尹叫起現場四周各戶人家詢問,到此時足有三四個時辰,這樁殺人案已經傳遍了京城。莊親王府裡的人也聽了消息,趕緊將事情報與允祿。

允祿是經過康熙年間那場奪嫡之爭的人,多少陰謀詭計,都是見過的。一聽說乾隆隻安排了五個太監假扮兵丁押送那小燕子轉獄,立即就知道雖然諸王極力諫諍,乾隆猶有包庇之心,特意如此安排了,以便那小燕子逃脫法網。趕緊叫人預備車馬,動身往宮裡去。一路上左思右想,這樁案子究竟是誰作下的,百思不得其解。進了宮門,往養心殿的路上,遇到匆匆趕來的允祹。也是聽了這個消息,趕到養心殿麵見乾隆的。

兩位親王剛進了遵義門,就看見五位大員站在養心門外,麵向東方,呆呆發愣。兄弟兩個都有些詫異,彼此對視一眼,穿戴的都沒有甚麼不合禮製之處,便回頭往後看。隻見乾隆帶了幾個人,過日精門轉身往北去了。

此時鄂彌達五人已經過來給兩位親王請安。允祿道:“兩位尚書,聽說昨兒夜裡驢耳朵胡同出了一樁人命案,當真有這麼一回事麼?”

鄂彌達道:“回王爺,確實有這麼一樁案子。奉旨從順天府大牢往刑部大牢轉人犯的一個侍衛和五個太監被殺了,押送的一名囚犯下落不明。”

允祿故作驚訝道:“怎麼有太監去轉移人犯,是宮裡的還是外頭各府裡的?”

鄂彌達道:“回王爺。奴才已經向皇上請旨查明太監身份了,不過還沒請下來旨意。是以奴才也不知道那五個太監是哪裡的。”

此時允祿和允祹便知道,乾隆定是往延禧宮看令妃去了。允祹轉過身,日精門那裡早已不見了乾隆的身影。兩位親王的心也直往下沉,自古以來,多少亡國之君都如乾隆這般景況。養心殿外,遵義門裡,七人相對,沉默良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