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鈺的親生父母是同盟會成員,夫妻二人死於一場成功的刺殺,在某個雨天的陰暗巷子裡被北洋派出的殺手炸死。田鈺對這件事僅存的記憶隻剩下父親臨死前的用力一拋,散落滿地的斷肢,以及殷紅的血混雜泥水流入被炸的坑坑窪窪的排水溝裡的景象。在她懂事的時候,就已經與阿嬤兩人在南京一所小小的房子裡相依為命。
時至今日,她仍然記得和姐姐第一次見麵時互相介紹的情景——那是個空氣中彌漫著潮濕陰冷的梅雨季,尚且酸澀的梅子紅綠不一點綴在枝頭。她為阿嬤的新喪披著孝,穿著淡青色裙子的蕭玲玉坐在輪椅上,在家後麵那片梅林的細雨中摸著田鈺的臉,問她叫什麼名字。
和自己一樣大的女孩子說話溫柔,包含著一股難以言喻的親近感,令當時隻有十歲的田鈺有些不知所措。即便如此,她還是儘力報出自己的名字,女孩也微笑地說:“鈺,銘鈺晗晗。我的名字裡,也帶一個玉字。”
田鈺以前很討厭這個名字,這個名字就像是道傷疤,時刻提醒田鈺自己是個上天被遺棄,沒有父母姐妹的孩子,但自那以後,這個名字帶給她的便隻是一種奇妙的幸福感,這種感覺是突兀且怪異的,以至於田鈺回想起來有種自己為什麼這麼感性的錯覺。
“我叫蕭玲玉。”她伸出手,“以後,我就是你的姐姐了。”
田鈺隻記得自己在握住這隻手的那一瞬間,激動得心口發堵,她意識到姐姐成了自己最重要的人。
——————————————
蘭陵蕭氏,家支餘中源流,可追溯到至西晉末年南遷之時,時因蘭陵蕭氏之大,南遷的人而被安置於江蘇武進,並僑置蘭陵郡,史稱“南蘭陵”,這一支故仍以蘭陵蕭氏相稱,自此之後,一直至唐朝末期五代十國時才與天下世家走向衰落,民國從武進遷回蘭陵祖地的蕭氏反而壓倒本家,在蘭陵權勢無二,一躍成為蘭陵士紳階級的領頭羊和代表,但直到很久以後田鈺才知道這些事。在剛被收養的那段時間裡,她隻是對過於寬廣的大宅感到不知所措。
收養田鈺的人——蕭豐先生,蕭玲玉的父親,田鈺父母的同期同學兼同盟會戰友,留過東洋,是個喝過自由主義墨水卻異常古板的人。他留學歸來後曾短暫在廣州任教一段時間,後在老學長宋教仁的推薦下於宣統二年(1910年)入了同盟會。次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又隨宋先生一同抵達武昌,參加革命政府的法律工作,並參與了起草《鄂州臨時約法草案》。
民國二年(1913年),中華民國國會大選,國民黨大獲全勝,宋正欲循歐洲“內閣製”慣例,以黨首身份組閣之際,在上海火車站遇刺——
“當時漁父兄疼痛難忍,趴在一張椅子上,用手把我的頭拉到嘴邊,喘息地說:我痛得厲害,起不來了。”(該內容選自蕭先生1966年由□□民出版社出版的個人回憶錄《水流雲在》,其參與編稿的本家侄子蕭左壬一直對該內容持反對意見,因為當時宋位高權重,而蕭本人自年初就沒有參與到宋的改組工作,在這種帶有政治宣傳的送彆儀式中他作為宋的私人朋友明顯無法到場。)
同年七月中旬,二次革命爆發。蕭豐隨黃興入南京興師討袁,投身軍伍,在南京本部任第一師軍事參謀,但因種種原因,9月1日,南京淪陷,二次革命宣告徹底失敗。隨後蕭先生為避禍隨同盟會流亡日本,還在此期間,於日本名古屋迎娶了蕭玲玉的母親本莊櫻。1915年(民國四年)5月初,曾隨孫先生短暫回國,並將當時業已懷孕的本莊櫻帶回蘭陵老家。旋又獨自隨孫先生返日,10月25日參加了他與宋慶齡女士的婚禮。
16年3月29號,女兒蕭玲玉出生。
1917年7月,同孫中山從日本歸國,於廣東成立軍政府,蕭豐時任國防部秘書長,第一次護法運動開始,三次革命口號飄蕩在中華大地上。
1923年2月,外出時遭人暗殺,同行人員中妻子本莊櫻被亂槍打死,女兒蕭玲玉受到驚嚇,從此隻能坐在輪椅上。與其相應,在經曆了第一次與第二次護法戰爭的失敗,蕭豐對通過暴力革命達到共和的願望破滅,逢此突變,心灰意冷之下便在1924年第一次國民黨全國代表大會結束後辭去了黨內職務,保留黨籍。回了老家蘭陵,從此不再過問政治。
但所謂出來混遲早要還,在蘭陵根深勢強的蕭家的唯一不幸就源自於蕭豐的複雜政治身份。
自辭官回鄉從叔父手裡繼承家主算起,他那曾經是國黨高層的身份就給家中帶來數不清的麻煩——
蕭豐曾隨孫逸仙博士團訪問蘇聯,跟當時還未發跡的中正頗有私誼,下野後也一直保持著書信來往。26年北伐戰爭正式開始後,關中大小軍閥每每遣人過來,或威逼利誘或放低姿態,都想讓蕭豐以個人名義給他們說說好話,大隊人馬招搖過市來到蕭家,這群老兵痞時常是談崩了便開槍,鬨得小小縣城是整日裡雞犬不寧。等到北伐軍打過長江來,本以為還能過幾天安生日子,誰料27年發生了中山艦事件,國民黨開始大肆屠殺清黨,已經下野的蕭豐也吸引了藍衣社的特務們,無他,因為蕭豐有個遠房表弟名叫蕭子升,蕭子升有個諢名三伢子的好友在自己手下做過兩年代部長。
最關鍵的,他還有個來自紹興的師爺朋友,時任中共前敵委員會書記的少山。南來北往找一圈,交際圈子裡全是共產黨。這事被藍衣社越鬨越大條,險些將蕭豐送上了斷頭台,最後還是他拉下臉,親自寫給蔣一封書信來才擺平。
麻煩還遠不止於此,蕭豐有個年紀比他小幾歲的族侄,名叫蕭萬生,年輕時跟著蕭豐在國民政府做他的政治秘書,蕭豐下野前,將其推薦給了當時任四川陸軍暫編第9混成旅旅長的賀龍當了個軍事參謀,之後北伐一路隨其南征北戰。直到1927年“四一二”事變後,賀龍直接率部參加並參與領導了南昌起義,擔任起義軍總指揮,蕭萬生被亂軍裹挾,不得已也參加了起義,甚至還在起義部隊南下途中,經賀龍介紹加入了共產黨,在中特科掛了名,變成了位地下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