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起床刷牙、洗漱,吃飯、散步,上班、午飯、上班、下班。
每一天吳意義都是這麼過的。
他對自己的工作沒有什麼喜歡,也沒有不喜歡,隻是工作不能引起他任何的情緒罷了。
生活沒有起伏,沒有波瀾。
上班累了,就放空一會兒,也不知道乾什麼,然後繼續工作。
不停地工作、工作,他覺得工作好像變成了他的生命。
一個人一生中的大部分時間都奉獻給自己以外的東西,就像人一出生就要適應這個世界一樣,他時常感到不可理解。
他對自己的生命更加不可理解。
他覺得自己活得就像一顆乾枯的草,沒法起死回生了。但是仍然活著,這就是他覺得最不可思議的地方。
電視打開,電視劇、電影、綜藝、音樂、紀錄片……門類很多,他每次打開一個視頻,一個晚上就過去了。有時候看得進去,大部分不能看進去。
他不能理解大部分人的感情,尤其不能理解愛人這種關係。
但是電視上幾乎所有的電視都圍繞愛情展開,即使他每次都是隨意點開視頻,但是他點開愛情片的幾率是大大高於其他片子的。
他不了解人類之間親密的行為,幾乎每個視頻裡都是類似的橋段。
如果說看這些他不理解的視頻有什麼好處的話,那應該就是他誕生了一種之前從來沒有過的情感,厭煩。
電視旁邊還有個架子,上麵擺放著各種類型的書籍,他很少去看。
因為他知道,看了之後他還是一無所獲。
但自從他看了愛情片後,他心理好像多了一杆稱,他覺得書本裡的東西至少比愛情豐富吧。
當厭煩的情緒累積到一個極點後,他就會選擇性地抽取一本書籍,試圖讓自己忘掉那種情感。
他慢慢發現,書籍裡的知識即使沒有感情,卻可以讓他感受到更多的情感。
對一個生活乾燥無味的人來說,那似乎成了他生活中唯一的慰藉。
隻是或許他看的書實在是太雜了,他依舊沒有從中得到些什麼。
他也懶得去想了,至少可以讓自己有點感覺吧。
他依舊覺得生活無意義,隻是多了點企盼,那就是可以發現自己的更多感覺。
當他偶然點開紀錄片的時候,一開始是動物,後來是人。他覺得自己反而和動物更加相像,因為他沒有那麼多的情感。
就像人總喜歡和同類相處一樣,他更喜歡小動物。去散步時遇到些麻雀,他總是仔細觀察著它們,每次看到它們,它們都在吃東西。偶爾碰到些貓狗,隻是被人牽著,有時還被人抱著,他想,這些貓狗可以和人這麼親近?
他甚至觀察到那些貓狗臉上的表情都比他還豐富,和人在一起會發生這種變化嗎?
他也想和人生活在一起看看。
他出租了自己的一間房子,一個男人住了進來。
他依舊按自己的步子生活著。
隻是家裡多個人,好像生活變得不一樣了。
他有時候聽到那男人問他:”要不要出去玩玩,我看你呆在家裡一整天了,不會悶嗎?”
他剛開始沒有什麼我感覺,但是那個男人不厭其煩,他開始慢慢覺得,好像是有些悶。
怎麼之前沒有覺著呢?他沒有想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