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這位薑教授為什麼不收到自己組,可能是因為一來她那兒沒床,二來七組開動脈瘤做搭橋做得特彆好。
做醫生的好處大概隻有這一點最明顯:比較清楚哪位同事有真材實學。
當然也有可能大家都不錯,但是一群人中總有開某一類刀開得最好的那一個。
戚彤雯不敢小覷這位薑教授,雖然人家和自己差不多大,但人是副教授,自己是個小住院,臨床上半級職稱壓死人,何況這位薑教授據說是神經外科未來的接班人。
對方的目光望過來,如果是稍微軟弱一點的人,大約就改口了,因為已有報告確實沒有到絕對禁忌症的地步,隻是說風險較大。
如果外科願意背這個風險,她心內科最多寫個建議謹慎考慮的會診意見。
這位腦外科的首診醫生剛才都說了,“您打過招呼的那位”,可見薑教授是認識的,還不是關係普通的那種親戚。
戚彤雯覺得自己的腦子實在是不清醒,竟然去做這個出頭鳥:“薑教授您好,這個病人我們建議是明天先不進行手術,再背一個holter(動態心電圖),因為他現在這種情況……”
“總的看下來,全麻誘發心律失常的概率比較大,可以先做局麻造影。”
麻醉科小姑娘向她投來感激的目光。
“好。”不料這位薑教授十分好說話,“手術的進行還是以安全優先,我們擅長做手術,卻不是心臟病專家,那聽你們的。”
這個大難題以一種不可思議的方式解決了。
戚彤雯和麻醉科醫生一起乘電梯回去,大家去的樓層不同,但是有同行的一段路。
“你們還要回去上手術?”
“我是今天的中班,看完病人要回去接班。”
麻醉科的中班製度,戚彤雯也不是很了解:“辛苦辛苦。”
“哎,你知道嗎!薑教授是我們醫院的大網紅,在網上有一百多萬的粉絲……”
“做科普帳號嗎?”
雖然年初醫院上熱搜的事情鬨得滿城風雨,但是醫院的小醫生並不知情,她們忙著撐起這座醫院的基本運轉,是一顆顆合格的螺絲釘。
“不不不,因為……”麻醉科醫生想了半天:“一個頂流大明星暗戀我的劇情?”
戚彤雯:“……我輩之楷模。”
戚彤雯又跑去另外一個病區,這個病人是竇緩,心臟平時跳得比較慢,不過其他問題不大,戚彤雯爽快地給他通過了心臟評估。
跑完會診之後,戚彤雯已是筋疲力儘,她算了一下自己今天跑會診的費用,喝幾杯奶茶還是夠的。
於是她大手一揮,請辦公室的規培同學和實習同學喝奶茶:“這些天大家辛苦了,喝杯奶茶放鬆一下吧。”
現在已經超過下午五點,牆上的時鐘還差三分鐘走到6,但今天出了許多病人,又收了許多病人,所以規培生都沒有下班,留在辦公室裡寫病史。
外科的病史可以拖,內科的病史拖不得,當天收進來的病人必須在當天寫完入院錄和首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