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定裡的廢案 哪裡像?(1 / 2)

??

哪裡像?

路濃對於話題為何會突然拐到自己身上感到摸不著頭腦,如果要給高中時的自己下一個定義,那大概就是個有些傻氣的死宅吧。省重點高中的學生們都追逐著更為實際的目標,而路濃那種對評獎評優的佛係態度,以及一沉浸到虛擬世界之後就六親不認的性格,隻會給他帶來微妙的不合群感。

不過,因為有打不完的遊戲,班裡也有幾個徐諾那樣聊得來的宅友,他也沒覺得中學時的社交環境有多糟。

如果要說和那個小姑娘有哪裡像的話……

是那種十幾歲的學生特有的,對年長者的仰慕嗎?

林息曉和高中的自己應該隻見過那一次,那天自己不斷地舉手,幾乎霸占了林息曉講座結束後,剩餘的所有自由問答時間,以至於主持人委婉的提醒他,如果還有問題請私下像林息曉提問,也給彆的同學一些提問的機會。

而路濃也沒有客氣,在講座結束之後,自顧自跑到講台上拉著林息曉問個不停,一開始,他隻是問一些有關職業規劃和軟件工具的問題,再後來,則是天南地北地扯一些舊作遊戲中的閃光點,從劇情到遊戲機製,又發散到音樂配音等等方麵,一來二去,就聊到了學校職工清場趕人的時間了。

當時的林息曉,在路濃心目中是遙不可及的道標,那些一個個不斷冒出來的問題,每問出一個,路濃的心情都是忐忑的,他擔心林息曉覺得問題太蠢而不願意回答,或是因為不耐煩或是趕時間終止這場互動。

雖然林息曉在提問的過程中始終沒有表現出不耐煩的信號,路濃卻因為緊張和期待,以及高頻的知識輸入感到思維越來越迷糊了。

路濃突然想起來,自己當時好像也是要了一個簽名來著,當時在學校裡也沒有什麼像樣的東西,隻能拿了一個平時計算用的草稿本,林息曉簽完之後,路濃回宿舍用小刀把那一頁裁下來,回家之後,放到了文件夾的塑封袋裡。

“當時你來學校講座,我一直不讓你走,拖著你問這問那,你會覺得煩嗎?”路濃問出了在內心隱藏多時的問題,雖然他被回憶弄得有些羞恥,但是如今和林息曉一張桌子上辦公了那麼久,距離感早已消解了不少。

在技術層麵,林息曉仍然是路濃心中難以企及的高峰,但是在這段時間裡,接觸了林息曉本人的為人和性格之後,路濃已經不再像六年前那樣謹慎而畏縮了。

“怎麼會?”林息曉訝然,沒想到路濃會拋出這樣一個問題,“你可以換位思考一下,假如有一個高中生,他想要入行,熱情很高,但是缺乏係統的知識和訓練,在解答他的問題的時候,你會感到不耐煩嗎?”

路濃腦補了一下這個場景,很快就理解了林息曉的心態。

如果有那麼一個年輕的孩子,對行業充滿向往,雖然想法很稚嫩,但還是堅持以自己的方式消化前人的作品,那自己大概會覺得很欣慰,並會儘自己所能提供一些幫助。

“如果這樣的後輩多一些,以後業內的環境大概會越來越有活力吧,或許買量換皮的東西也會少很多。”林息曉感歎著,“正好遇上了這樣的孩子,儘可能地提供一些幫助並不是什麼費勁的事,而且,在之江一中這樣的地方,說實話,我並沒有對宣傳這個職業抱有多大的期待。”

“校方願意邀請我,是因為我在商業上的成功,而這一點確是小概率事件。對於之江一中的孩子來說,選擇其他道路更容易到達普世所認可的‘成功’,即使在這個年齡因為興趣對遊戲領域產生了向往,在大學裡了解更多社會規則之後,或許想法也會發生變化,選擇更加順遂的道路。”

林息曉說的很現實,事實上路濃大多數的同學便是如此,在入學時眼中有萬千星光,而隨著畢業的臨近,眼中的熱情也被一點一點消磨掉,最終投身於追求穩定的洪流中去。

路濃倒是沒有考慮這麼多,或許是受了老媽的影響,他習慣於一條路走到黑,失敗的事情應該留到失敗之後再去考慮,而在此之前,隻要享受追逐的過程就好。

“伊甸,你在麵試的時候,有認出我嗎?”路濃有些遲疑地問道。

“唔……”林息曉少見地沉默了一會兒,在這個隻有是和否兩種回答的問題中猶豫了,似乎在謹慎地選擇措辭。

“沒有到認出的程度,隻是覺得有點眼熟。”林息曉最終這麼說道。

聽到這個回答,路濃心中失落和安心兼有。失落的點在於那樣的講座中,他展現出的那一點小小的熱愛,確實不足以讓林息曉記住自己;而安心的點在於,林息曉並非因為他們這層校友的關係在麵試中放水,自己是真正憑借實力成為巴彆塔的一員的。

林息曉沒有繼續這個話題,而是將話頭轉回剛才的棋局,“剛才那個殘局,如果是你來下,有信心得到相同的結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