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清遠 南方水患一事平息,監察禦史回……(1 / 2)

多謝孔方兄 盛世蔚藍 2438 字 11個月前

去年暑伏,南方夏水成災,朝廷撥下去的巨額賑災銀大半竟被人貪墨了去,到了災區後所剩無幾,皇上派過去的監察禦史也遭暗殺。

皇帝得知此事大怒,想要再派個欽差過去徹查此事,並處理南方水災一應事宜,誰料滿朝文武頓時皆鴉雀無聲,竟無一人肯主動請纓。

趙奕氣得在禦書房摔杯子,“都是一群貪生怕死的酒囊飯袋!朕養他們何用?”

隨後有官員上了折子向皇帝舉薦英國公嫡長子檀清遠。趙奕沉吟了會兒,隻覺派遣此人解決南方水患諸事甚妙。檀清遠文能斷案,武能剿匪,不僅有勇有謀,家世也是一等一的好。拋開英國公世子的身份不論,還是當今太後的親侄子,說起來他還要叫檀清遠一聲小表叔。

本朝外戚雖地位貴重,卻無實權。太後長住佛堂,從不乾朝政,近些年更是連後宮的事也不再過問。英國公連年纏綿病榻,雖有爵位,卻無官職。

本朝不限官宦侯門子弟考取功名,檀清遠早些年隨其父領過兵繳過匪,後又中舉被先帝選入翰林。再後因其外祖檀慈去世,他則歸家守孝。巧的是,如今孝期將滿,再有幾日便可歸朝。

賑災銀貪墨案不同於尋常案子,背後之人定然權勢滔天,王侯將相皆有可能。說來說去是塊難啃的硬骨頭就是了。這也是一提起南方水災任職一事,滿朝文武都不吭聲的原因,不是他們不想升官,而是無命升。

檀清遠孝期一滿,便接到聖旨,任南方監察禦史,追查貪墨,督理稅糧 ,總理河道,撫治流民,不日走馬上任,直下江南。

朝中文武百官知曉此事為自己鬆了一口氣的同時,也默默在心為檀清遠掬一把同情淚,這一遭,怕是凶多吉少。

都暗覺皇帝處事欠妥,英國公早年為國南征北戰,立下赫赫戰功,功成時交印卸甲,說是回京頤養天年,但京城的人都知道,英國公打仗時落下了頑疾,在府裡成了個藥罐子,現如今竟連風都吹不得。檀世子若真有個閃失,該如何向英國公和太後交代?

檀清遠這一去就是近一年光景。用不到一年時間就處理好南方水患留下的爛攤子,著實不算慢。

朝堂上,歸來的檀清遠,正在向皇帝叩首行禮,儀態端方,舉止從容。

大臣們見到檀清遠真人都是一臉的難以置信,他們竟然看到了全須全尾回來的檀清遠!

趙意一聲:“表叔快快請起。”落下,檀清遠翩翩起身抬頭,亭亭立於大殿之中。江來見到他麵容那一刻怔了一下,心道:“他竟是檀清遠。”

不知是眼花還是其他,江來總覺得檀清遠抬頭的那一瞬視線直直落在自己身上,待她細看,卻隻看見他清冷自持地平視前方。江來隻當自己看錯,再不多想。

滿朝堂隻有趙意最淡定。原因無他,隻因去年南方水患時他還沒穿過來。雖後來對此事有所了解,但多少有點站在旁觀者的角度。

接下來就是熟悉的封賞場麵。檀清遠複任翰林院,官升一品,加之各種賞賜。本朝丞相皆出翰林。百官們對這一晉升自是羨慕不已,不過,這恩賜實至名歸,畢竟是拿命博來的。

下了朝,朝臣們紛紛離去,江來知會一聲便徑直跑出了大殿,金鑾殿外,江來看到檀清遠正在下月台,忙追了下去,到了月台下,她見前麵的人似並未察覺身後的異樣,向前走著。

江來在身後開口喚了聲“檀大人”。

前麵的人聞言,腳下動作一停,轉過身。

江來看對方轉身,福了一禮抬頭,正對上對方清冷好看的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