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逃婚 第2天,材料鋪子把東西……(1 / 2)

穿書閱女相 詞弈 3397 字 10個月前

第2天,材料鋪子把東西都送了過來,清河繡房正式開始運作。

溫有枝忙的焦頭爛額,手上壓著十件常服沒繡,給王老板的十個樣式圖還差五個沒畫,又要忙著給新繡娘培訓——溫有枝看過這些招進來的繡娘繡工,稱不上不堪入目,但絕對是能砸招牌的那類。

於是,翌日,溫有枝親手關上了清河繡房的門,宣布要先上半個月的課。

清河繡房現有繡娘二十一人——這個數目絕對算得上少,這還是算上了宋二丫和趙寒兒的,但溫有枝自問自己沒那個精力,能把這二十一人都調教成大繡娘,隻能著重培養。

繡房裡天賦最好的是剛招進來的一小姑娘,叫李招娣,一聽就是封建糟粕的殘餘。

溫有枝看過這人的背景,是家裡的二姐,上頭有個姐姐,下頭五個妹妹,家裡都窮的揭不開鍋了,卻聽說她娘肚子裡還有個。

名字也很整齊劃一:盼娣、招娣、來娣、接娣、迎娣、望娣、念娣,跟葫蘆娃似的,一字排開,誰也念不清誰的名字。

大姐早年草草嫁與了個老匹夫,一雙手常年流著水——那是皸裂,一輩子的病。

二姐,也就是在繡房這個,年紀比趙寒兒還小三歲,不過十一,自己還是個孩子,就要為底下的幾個妹妹洗手作羹湯,眼瞅著年下了,這才投奔了清河繡局,想著混口飯,咬咬牙,把瑣碎的事都扔給了不足十歲的三妹。

溫有枝打量著麵前這個瘦骨嶙峋的女娘,估摸著她還沒灶台高,心疼地撫了撫她的頭。

李招娣睜著一雙眼,眼裡乾淨得像個琥珀似的,就是沒點光彩,怯生生開了口:“姐姐,我能留嗎?”

溫有枝看著手上李招娣方才繡出的圖樣,估計是幼時便常年囿於鍋灶的緣故,繡的竟不是什麼尋常的花草,而是幾根柴火。

看得出李招娣的換線還不甚熟練,有幾處顏色甚至是錯亂的,棕色的柴火身愣是被印上了幾塊白色,跟長了蘑菇似的。

但很有靈氣,是那種特殊的靈氣,饒是溫有枝,也少見這樣特殊的樣式。李招娣尚且沒學過作畫,能把柴火繡上麵,憑的全是一腦子空想,但就是這樣,也還是沒繡錯,一針一線,都能瞧得出章法,是個有耐心的姑娘。

溫有枝笑著,柔聲說:“當然呢,姐姐覺著你厲害呢,你來,姐姐教你布線。”

李招娣學得快,當日下午便繡了副全新的,這次不是柴火,是個浣手盆。

溫有枝一看這新奇的樣式便笑了出來。

李招娣一雙腳怯生生搭在一塊兒磨著,咬著下唇說:“繡得小家子氣了,姐姐彆笑我。”

“好著呢。”溫有枝變戲法似的從袖子裡拿了塊糖給她,“妹妹天資聰穎,學得快,姐姐教你點新奇的繡法,好不好?”

溫有枝把鎖繡教給了她。

對隻接觸過平繡的李招娣而言,鎖繡的難度大了些,但努力夠夠也是夠得,日日悶頭在房裡練,等她交了成品出來,溫有枝答應給王老板的承諾已經均完成了,趙宣的常服也做好了一件。

說是常服,溫有枝也就沒往上繡什麼龍,照著文人清雅的脾性,繡了副寒梅圖。

她讓那近衛把這件先拿去給了趙宣——先給人過個癮,省的他日日催。

溫有枝計劃充足,給院裡的每個繡娘都定了個專屬的計劃,皆是如平繡到鎖繡這樣踮踮腳能夠著的難度,半個月後,已是一半的人都會了雙麵繡。

最讓人吃驚的是李招娣,這孩子實在聰明,從平繡步步往上練,竟是飛速反超,不止雙麵繡,她連回針繡都照著溫有枝的樣子,自個兒捉摸了出來。

如此這般,溫有枝才放了心,又親手打開門,把這些繡娘最新的繡品攤開著賣,不足半日,便被一搶而空。

但這比起趙宣投入的錢,可謂是小巫見大巫。

溫有枝不急,這才剛開始,賣的全是帕子類的小物件,她的目標,是要全鎮的人都上她這兒來定做大物件,最好是能跟鏢局與販子合作,把生意擴張到外邊兒,跟人外地人搶生意呢。

繡局每日限量21件成品,均是繡娘們新鮮做出來的,繡法不定,但樣樣都是彆家沒有的,價格也是樣樣令人咋舌——不為彆的,就為這份特殊!

至於溫有枝——她日日趕常服趕出了熊貓眼,一雙手,食指與拇指間長長的凹陷就沒消下去過,恨得她隻想穿越回去抽自己,為什麼要張口便是十件!哪怕少一件也好啊!

溫有枝剛繡好一件,正想尋近衛讓他帶走,趙宣卻在當日下午找上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