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中私語互通心意 忠孝郡王明哲離開當……(1 / 2)

忠孝郡王明哲離開當日,皇上自去皇後寢宮歇息,也跟皇帝說了忠孝郡王的意思。皇後聽得此言,先是一喜,後又搖頭歎道:“明哲是個好孩子,隻是這門親事怕是不成,我看元春的樣子,未必想要嫁給皇室。”

“朕原也是這麼和老十八說的,但細細思量過後,若是他們能成,卻不失為一個兩全其美的事兒,皇後倒是可以想想法子撮合一番,若是實在不成,也不必勉強。”

皇後聽聞,問道:“此話怎講?”

“此前,太上皇便有意抬舉你身邊的這兩個女史們,隻是賈家的丫頭不同意,我們便也不勉強她,也是覺得她是個本分的孩子,不想讓她牽扯進來,便裝聾作啞地隻抬舉了德嬪一人。但是,太上皇並不知曉是她自己不願,隻當是咱們不想親近這些人家。若是如今我們讓賈家的丫頭嫁作明哲的正妃,豈不是更有臉麵,便是太上皇也說不出什麼。”

皇後猶豫道:“但是元春的心意......"

皇上笑道:“皇後前幾日如何說賈丫頭的?既知必定要嫁人,難道老十八還配她不得嗎?明哲可是咱們看著長大的,他心思純良,也有能力,便是兩人沒有感情,或是將來賈家敗落了,也不會苛待於她,更何況,明哲自己還動了心思。”

“也是,元春說不願嫁人,也是害怕的意思。細想來,哪還有比明哲更好的人選。”說罷,又思量了一下“隻是臣妾已經把該說的都與元春說了,不若,這兩日,我們讓他們二人見麵可好?既是明哲自己動了心思,便讓他自己勸說元春好了,想必他還是有這個本事的,不然倒也彆取媳婦了。”

皇上聽聞撫掌大笑,同意了皇後的辦法,二人約好後日便安排元春、明哲兩人見麵,而後夫妻二人相擁而眠,自得好夢。

雖然皇後欲安排忠孝郡王自去說服黛玉,但她思量過後,仍命人將黛玉叫來,與其細說明哲的好處,而後,也沒讓她立刻答複,便讓她回房好好思量。

卻說,明哲在府中焦急等待之時,忽聞太監傳旨,讓自己進宮伴駕,便急忙更衣進宮。不曾想太監卻未將自己引入聖人所在養心殿,而是到了禦花園的一處涼亭中,便停了下來,隻叫他在此處等待。忠孝郡王正自疑惑之時,卻見一小宮女帶著黛玉走了進來,黛玉見到忠孝郡王頗為吃驚,後又想到前日皇後與她說的話,不妨紅了臉,不等她回過神來,身邊宮女已然離開。黛玉見狀隻得先行一禮,然後低下頭去,繞著帕子。

明哲見狀,忙起身,頓了一頓,右手放在唇下,輕輕磕了一聲,道:“賈姑娘,請坐。”

黛玉看了看他,正自猶豫,又聽得忠孝郡王邀他坐下,便自歪著坐在了石凳上。

“我不知...”

“我不知...”

二人沉默了一會兒後,不想竟同時開口。互相謙讓一番,終是明哲說:“我並不知今日皇兄讓我進宮是為了見你。”

黛玉點頭道:“嗯,我也不知”

明哲見黛玉羞澀無措之態,更覺心動,又說:“但我很是開心,想必我的心思皇嫂已經和賈姑娘說過了。不知賈姑娘如何想?”

卻說黛玉自聽得皇後與他說了忠孝郡王欲讓她作王妃後,先是驚訝,又覺無措,後來回想起圍獵時所見明哲模樣,竟是微微臉紅心熱。但是她自知在皇家之中,身不由己,即便忠孝郡王向皇上做了絕不二色的保證,她也不敢相信。

因此黛玉猶豫之間,不知如何回答。明哲見她如此,不覺有些心慌,便又說:“賈姑娘若有疑慮,也請說出讓我明白知曉。”

黛玉抬眼看了看忠孝郡王道:“皇後娘娘與我說了王爺的一番心思,臣女聽聞十分感激,隻是,臣女自知蒲柳之姿,並不是王爺心中的完美模樣,怕是王爺日後會失望。”然後又緩了緩“世間女子頗為艱難,便是普通人家的女孩兒,也無法自在生活,更況身在皇家。若是以後......臣女不知該如何自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