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日,黛玉自皇後處回去後,便讓抱琴收拾行李,以便隨時奉命出宮。抱琴聽得喜訊,自是高興得不能自已,想著自家姑娘總算熬出頭了。黛玉則仍時不時到皇後那裡,陪皇後說話,待內務府選了新的女史送來後,也跟著一起教導新女史們。如此不過幾日,果然聽得皇後叫來黛玉,命人送她回家,並賞了些珍玩器皿等物,充作嫁妝。
卻說黛玉回到賈家後,眾人皆是一驚,聽得宮人說,皇後命人送黛玉回家待嫁,賜婚忠孝郡王,聖旨稍後便至,又是喜不自勝,忙命人準備賞錢,又拉著黛玉問話。還未說得幾句,便聽前院來報,聖旨下,又趕忙大開中門,擺香案,接旨,將聖旨供到寧國府祠堂內。
如此一番忙碌,方才安頓下來,賈母、邢王二夫人並賈政、賈赦等人帶著黛玉回到賈母處各自坐下,還未開口問話,便看到不知從哪處竄出來的一個小人,滿麵淚痕,哭著拉住元春道:“大姐姐家來了,可不會再走了吧。”黛玉方才看見如今剛不過六七歲的賈寶玉,卻不知為何再見到他,黛玉心中竟生不出一絲波動,隻將手抽出,稍稍撫了撫賈寶玉的背,說道:“男孩子哭哭啼啼像什麼樣子,還不快擦了你的眼淚,老爺還在這兒呢。”
“我就是想大姐姐了,姐姐進宮好些年,我生怕再也見不到姐姐了。”說著,也不去拿帕子,隻卷起袖子拭淚。賈政聽著這話不像,急忙嗬斥,倒是賈母將賈寶玉拉倒懷裡好生寬慰了幾句。待寶玉不再哭了,方詢問賜婚之事,黛玉便將皇後之言,挑挑揀揀地說了一番。賈母等人聽了,自覺心安,王夫人不由落下淚來道:“我兒是有福之人。”
賈母也說道:“元丫頭生在大年初一,自有一段大福,不曾想應在了今日。當初,聽聞治國公家出了一位德嬪,她和你同在皇後宮中服侍,當時她得以封妃,偏我們又不得你的消息,你娘擔心得很。”
王夫人將黛玉拉倒自己身邊,摟在懷裡,說道:“當初你不肯與家裡通信,我這心裡慌得很,怕你在宮中過得不好。不成想如今能嫁給忠孝郡王作正妃,可見你福氣大。”
黛玉聽他們說這番話,隻笑著,並未回話。倒是賈母說道:“聖旨說,命忠孝郡王同元春於明年七月完婚。如今已是六月末,她兩個哥哥雖然定了親,卻未成婚,倒是先讓他們完婚,再讓元春出嫁得好。”
賈政聽聞連忙稱是,黛玉深知自己這位二舅舅,無什麼能為,偏是在所謂禮法上十分在意,恐毀了己之聲譽,卻不知自己身為嫡次子,占據榮國府正房,外麵早已議論紛紛。又聽他說:“珠兒六禮已成其三,原也是定在年內成婚,定不會影響元春的親事。”
賈母聽聞,滿意得點了點頭,又看向賈赦和邢夫人:“璉兒的婚事如何了,既已與王家通過氣了,可定好何時請官媒上門?璉兒年紀也不算小了,雖說有一年的時間準備,也不算倉促,但還應早點和王家說好才是。”
賈赦與邢夫人聽完後,忙低頭稱是。安排好此事,賈母便讓賈赦、賈政自去,留他們娘們自在說話。賈珠、賈璉此時也已十七八歲的年紀,見兩位老爺也去,便和元春說了幾句話,也和賈母行禮告辭。
且說黛玉前世來到榮國府時,賈珠已經去世,今日才是她第一次見這位大表兄,見他身高大約五尺有餘(約一米七五左右),身著素色長袍,外穿一件水藍色背子,麵色頗白,卻見怯弱之態,想是常年在賈政的威壓之下讀書所致。想起他青年早逝,甚覺可惜。
餘下眾人,除了寶玉隻剩女眷,黛玉這時才好好與三春等姊妹說話,又從皇後娘娘所賞之物中挑了三枚玉佩,給她們各自一枚。並挑了三房墨寶,給寶玉等人各一枚,賈珠、賈璉已去,未及親自叫給他們,便隻讓丫鬟送去。
眾人各敘彆言,不多時,便聽得丫鬟來問是否可以傳晚飯。飯畢,賈母便讓邢王二夫人領著三春離去,賈寶玉也讓襲人領著去了碧紗櫥,隻將黛玉留下說話,並讓其今晚與自己同住。黛玉心中也正有此意,一來整個賈府中便是隻有賈母關心自己母親賈敏了,如此一來正好可以詢問賈敏近況,二來不管原先黛玉在賈府中過得如何,無論賈母曾如何偏心,她都是整個賈家中最關心自己的人了,即便這份關心疼愛有著許許多多的附加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