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璉與王熙鳳之事,雖是要事,卻須緩辦,這一則道理黛玉與明哲俱知,因此隻欲慢慢籌劃,並未出手,隻作無事一般。因而未等賈璉、王熙鳳如何改變,王夫人之子賈珠便要動身回金陵去了,全因今年八月初要他在祖籍金陵參加鄉試。賈珠本想待黛玉出嫁再動身,然賈珠行船到金陵總須一月時間,若有意外,恐不及應試,因而家中便擇了六月十六這日啟程。
出發之前,賈珠特特來尋黛玉,將自己早已準備的一套用墨玉所作的頭麵交給黛玉,又愧疚道:“妹妹成親我卻不能在家中送你出嫁,是我的不是,這套頭麵所用墨玉是我尋了許久方得,也隻有妹妹才配得此物,這隻是我的一份心意,待你出嫁時,你嫂嫂另外還會給你添妝。”
黛玉笑言:“大哥哥不必如此,哥哥苦讀多日,自然耽誤不得,我隻在家中等著哥哥的好消息罷了。”其實黛玉本對賈珠並無多少感情,隻在今世回賈府後見過幾麵,因他已經成親,又日夜苦讀,便無許多相處的時日,但是她還是能感受到賈珠對自己這個妹妹的疼愛,若有什麼好吃食、衣物從沒少過她的。而且,她似總能察覺出賈珠的傷悲之意,不知他是否在對賈家的未來而擔憂。
麵對即將出門數月的兒子、丈夫,王夫人與李紈也是頗為懸心,李紈尤其如此,如今她已懷孕六月有餘,也不知賈珠是否能在他們孩兒出生前回家,作為在榮國府尚未站穩腳跟的新婦,實為憂心。賈珠好生安慰了幾日,方才好了一些。
然而無論離彆如何傷感,六月十六這一日還是送了賈珠登舟,到金陵去。與他同去的還有賈母、王夫人安排的小廝四人,護衛若乾,另帶著賈家準備的中秋節禮同往金陵去,隻待賈珠應試後前去拜會。
卻說黛玉雖與賈珠並無甚感情,但送走他後,心中卻似有無限傷悲之感,她記得上世賈珠便是參加鄉試後,本就因著連日勞累,又惦記著李紈生產而急忙回京,身體虧得狠了,又因鄉試落榜,心情鬱結,回京後著了場風寒,竟一病沒了。賈珠作為賈府唯一一個能從科考出身,又秉性純良之人,黛玉對於他的早亡也是有惋惜之情的。隻不知這一世,賈珠是否能逃過此一劫。
許是見黛玉情緒不佳,這日探春特特邀著寶玉一同來探望她。寶玉自是一如往常,窩在炕上,在一旁說笑逗樂。倒是探春,將自己做得一套衣裳鞋襪送給了黛玉,這也是黛玉第一次收到探春所作的女紅。她本是素知探春的手藝了,向來精巧,這套衣裳自然也是如此,所用材料想是舊年攢下的長輩所賜的上用衣料,一件用紅色綾布做的深衣作裡,又用暗色繡了精致花紋,外麵另配了薄如蟬翼的淡紅色紗作下裙,上衣則是用與白色綾布所作,另用紅色絲線繡上花紋,再配上與下裙同料的紅紗作帔帛。鞋襪也都是紅色的,又配上精致的花紋,十分妥帖。
黛玉見了心中感慨非常,上世她親見著探春送自己所做的鞋襪、荷包等物給寶玉,因此讓趙姨娘諷刺多回,直說她隻知討好太太和寶玉,不知顧念親兄弟,今日因著自己的身份、地位,又十分精心地做了這許多衣物給自己,所想的不過是在這宅院中有自己的一個地位,謀一個好一點的未來罷了。黛玉正自想著便聽探春說道:“大姐姐就要出嫁了,我沒什麼好的能送給大姐姐,這套衣裳鞋襪是我親手做的,沒讓丫鬟們動手,就送給大姐姐,算是我一份心意。”
“這套衣服做的精巧,我很喜歡,隻是你也莫要太過勞累了自己,咱們家自有針線上的人,若有什麼需要的隻讓他們去做就是。”
探春聽聞笑著應了,便隻和黛玉、寶玉等人談笑。
黛玉今日見了探春如此,心中也難免掛懷,探春雖難,但卻自有籌謀,怕是迎春、惜春二人隻有更難過的。眼瞧著自己將要出嫁,再不能與他們時常談笑,卻有些懷念去世那些遊園、作詩、相互談笑的日子,這樣想著,黛玉在晚上請安時便同賈母說,想在自己的院子裡準備一個小宴席,隻請李紈、王熙鳳、寶玉、三春等人,另讓賈母將史湘雲從史家接來同樂。
賈母聽聞自是無有不應的,便說:“如此也好,你們幾個小輩在一起熱鬨一番,往後怕是沒這麼自在的時候了,你太太如今要料理你的婚事正忙著,便讓你璉二嫂子幫著置辦一番。”
“老祖宗疼我,我是知道的,隻這事兒便讓我自己來吧,也是我在閨閣中最後一次和姊妹們同樂了,算是我的一點心意。”
賈母聽聞亦未反駁,笑著應了,又摟著她說了好一會子話。
黛玉回到賈府後,家裡便給她另辟了一處院子,不似進宮前一樣,隻住在賈母院子裡的東廂房。雖然如今這院子並不十分大,但也頗為齊整,種著幾棵桂花樹,雖未至開花時節,但樹葉茂盛非常,也彆有一番景色。黛玉搬進來後,又讓人置了幾口大缸,種了荷花在裡麵,如今卻正是盛開之時,也算得一景。黛玉忖度著,如今雖是夏天,但是桂花樹下,陰涼之時,再有夏風吹來,也是十分舒適的,便準備在院子中,高牆之下,桂花樹影中,準備宴席。
因此,從賈母處回房後,一麵讓紫鵑準備筆墨,親給幾位姊妹並寶玉寫帖子,六月二十這日請他們同樂,一麵又讓抱琴準備食材飲品等物。如此忙碌一番,安排妥當方去休息。
六月二十那日,黛玉請安回來後,便讓抱琴、紫鵑等人自去安排,約莫寅時(下午3-5點)左右,李紈、王熙鳳等人便到了。黛玉正讓丫鬟們請他們進來,卻聽得寶玉說道:“我就說大姐姐是最風雅的人,瞧著咱們今日是要來一個品茶宴了,又是在桂花樹下,果然雅致,隻可惜我這麼個俗人倒是玷辱了這個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