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結 萬世佳話(2 / 2)

說罷,她已拿起窗台上的風箏,然後拉著馬文才走出屋子。馬文才任她拉著,溫順且安靜地看著她的背影,眼中的陰沉已經煥然消逝,轉而替代的是溫柔和笑意。

後山上人並不多,馬文才又特地帶祝英台來到一個人跡罕至的地方。這個地方他來過很多次了,總是想,如果要放風箏的話,這裡絕對不會有人來打擾的。

祝英台又誇了他一番。

“啊!文才兄,好高啊!”

“這兒,往這兒飛!”

“飛得越高越好!”

馬文才頭一回見祝英台這樣高興,總是忍不住要遂了她的意,她想要多高就多高,她想要飛到哪兒就飛到哪兒。

祝英台笑意盈盈地看著他,開心道:“文才兄,謝謝你!”

馬文才疑惑地轉過頭來,祝英台卻說:“謝謝你,為我飛得這樣低,這樣慢。”

祝英台想,或許馬文才沒有有意識到,他對她已經傾儘全力,飛得慢些,再慢些;飛得低些,再低些……

他們之間,難道不是雙向的嗎?

祝英台望著馬文才的眉眼,自己也笑得溫柔:“可是,我希望你以後能越飛越高,睥睨天下,光芒萬丈。”

他是鷹,他想飛,她便隨。

“我永遠陪著你。”

馬文才輕輕道:“好……”

一年之後,尼山書院的這一批學子都結束了學業,憑著品狀排行,有的人一事無成,有的人卻前途無量;有的人能靠著家族的榮光再謀前途,有的人卻無權無勢跌落塵埃。

秦將時這些無權無勢的平民百姓,品級又是下中下下之流,自是一生碌碌,難有出頭之日。

可就像之前被趕出書院,品級被評為最末的王伯滿,卻也靠著家族在朝廷謀得一官半職。

而像梁山伯這樣的呢?雖無權無勢,但也靠著自己的品狀排行,成為一方父母官。雖然隻是一個縣令,梁山伯卻也滿足。

而馬文才因品狀排行極高,又有馬太守政友推薦在前,一結束學業就被拜為兵部侍郎。

彼時六部屬於尚書省,最高長官為尚書,為從一品;尚書下麵為左右侍郎,為正二品。

而馬俊為杭州重地的太守,不過也是從三品。馬文才起點極高,是為光耀門楣。

而祝英台本無為官之心,既不想麵對亂世的血腥殺伐,又不想受官場浸淫,分彆那日背著包袱回到了祝家莊。

而馬文才呢?他接到聖旨之後,在赴任前的兩個月內,便請求馬俊升替他向祝家莊提親,求娶祝小妹為正妻。

馬俊升本對祝英台此前拒婚的事情耿耿於懷,現在馬文才又是二品官員,在心裡便認為祝家這等人家實在不能高攀。

但馬文才早已今時不同往日,他官階在前,又向馬俊升坦白了此前在青樓撞見他和青樓女子廝混的事情,態度強硬,更是無所謂馬俊升的手腕。

馬俊升氣焰已不如馬文才,自己又覺得理虧愧疚,兼之心裡又確實愛這個兒子的,隻好答應。

第二日,馬家請了媒人向祝家提親。祝家那邊已經允了祝英台,馬文才又是二品侍郎,這般高親,女兒又是在書院與男方知根知底的,想來又有什麼好拒絕的呢?

祝家同意後,馬文才便親自挑了聘禮,金銀萬兩,彩緞絲綢數不勝數,又有珍珠寶玉、金銀首飾無數。再者便是上等墨寶、一車藏書。剩下的便是聘餅、牲畜、帖盒等習俗要物,應有儘有,竭儘周全。

整個婚事,三書六禮無一不全無一不周,八抬大轎,黃昏迎親;紅妝十裡,豔羨不絕。

自那以後,琴瑟和鳴,夫妻恩愛。

幾年後,朝廷動蕩,反賊揭竿而起。馬文才彼時已是兵部尚書,並有統兵之權。彼時皇室衰微,掣肘微乎其微,馬文才南征北戰,功勳卓著,地位一升再升,逐漸逼近王權。

王朝無力,馬文才本是有野心之人,兼時中央腐敗,地方動蕩,他最終受封攝政,執掌大權。

再過幾年,馬文才徹底推翻皇室,稱帝建朝,割據江南,雄踞一世。

祝英台本受馬文才尊重和深愛,執掌鳳印,母儀天下。雖馬文才性格偏執,卻有她在後勸阻扶持,治理天下,對峙南北。

幾十年後,馬文才與祝英台一並溘然長逝。他們伉儷情深,一帝一後就此一生,成為一代佳話;且馬文才在朝祝英台在後,相互輔助扶持,百姓長期安居,青史留名。

南北朝分裂割據,馬文才所建的王朝雖然並未持續多久,但在他在位期間政治清明,對外征伐對內治民,勢力一度擴張到整個長江中下遊,勢力強盛。

後世史書對於帝後的褒揚讚譽,曆時彌久,分裂統一如此幾朝幾代,後人評說實在難以還原,帶著一代愛情和霸業,沉入曆史的長河,安享他們的寧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