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拔劍自刎(2 / 2)

眾人一陣沉默,若是韃子不滅,又何以家為?陛下並不是個昏君,所作所為也是仁善,隻可惜……隻可惜如今風雨飄搖,並不適合守成之君。

葛平咬咬牙,想起國難之時尚且計算私利的貪官,想起一路上被迫的隱匿,想起了宮牆外的阻撓,心中已然有了主意。若不是得遇貴妃娘娘,隻怕還要耽擱許久,或是被斬殺於宮牆之外,正聲道:“下官入宮屢遭阻攔,隻怕已經有耳目傳信給長安王。陛下,長安王狼子野心,藏兵在京中,如今更是插手宮闈,其心可誅。事不宜遲,還請陛下速速出宮。”

皇後一愣,雙眼失神片刻,終究是定睛,輕聲勸道:“葛大人言之有理!不如我等暫避臨安行宮,下旨讓各路藩王勤王保駕。”

嘉和皇帝卻擺擺手,神色間隱隱有幾分死氣,“去不了了。”

“這是為何?!”皇後神色一沉。

嘉和皇帝抿了抿嘴唇,神色哀愁,“去歲年末,朕已將臨安行宮賜給了長安王。”

“什麼?臨安行宮是帝王的象征,陛下怎麼可以……那臨安的人馬呢?!”皇後後背幾乎發涼。

嘉和皇帝眼中透露出一絲苦澀來,“也都給了他。”

皇後的眼淚大顆大顆地落了下來,“陛下糊塗啊!”

那頭忽然跌跌撞撞地衝進來一個小太監,聲音尖銳地喊道:“報!長安王的兵馬已至宮牆外,就要殺進來了!”

嘉和皇帝搖搖頭,“這不是宮殿的事情,朕早就沒有退路了……”

葛平一驚,哪裡還顧得了皇帝的傷春悲秋,連忙拔刀推開了側門喊道:“陛下,沒時間說這些了,請快快移駕宮外吧!我等有曲部在外接應,自當力保陛下安康!”

皇後也認同他的意見,的確是要先離開,“陛下,你帶著阿俞先離開,我為你殿後!何海呢?何海安在?九城兵馬司安在?怎麼不見他抵禦叛軍?!”

宮外一陣喧囂,許是知道了葛平前來複命,不知何處殺來的軍隊,正橫衝直撞地闖入宮中,如入無人之境。見此情景,大家心中已然明了,來得這樣快,隻怕九城兵馬司已然投敵了……

皇後咬牙冷笑一聲,“何海這個孬種!宮牆未破,陛下仍舊是天子,他怎可背棄舊主?!”

嘉和皇帝雙手一攤,垂頭坐在了龍椅之上。

“姐姐,陛下!你們,你們快走!”俞貴妃探頭看了窗外一眼,掏出了兩套宮女侍衛的衣裳,催促著皇後更衣,“我替你們留在這裡殿後,你們快跑。”

“你懂什麼叫殿後,”皇後哈哈一笑,眼神炯炯,並不以為意,“我隴西李氏從不出貪生怕死之人,我既然說得出這話,自然有依仗!父親曾留給我三千兵馬駐在南山,但凡九城兵馬司異動,他們便會即刻趕來,隻需半個時辰……隻要能拖住這半個時辰……陛下,你總有東山再起的機會!”

嘉和皇帝滿臉頹色,並沒有因著皇後的意氣而鼓舞。

“報——宮牆大開!”這時卻是一個侍衛衝了進來,“陛下,長春宮,破了!”

葛平想起門口刁難自己的小黃門,不由呸了一口,“這些不忠不義的狗東西,這麼快就放人進來了!我倒要看看是我葛平的刀硬還是這些狗雜種的命硬!眾兒郎,隨我去門外禦敵!”

葛平領著一眾侍衛將宮院圍住,隻等著掩護皇帝離開。然而此刻大家心中隱隱明白,宮牆被破,四麵楚歌,即便皇帝離開了這座宮院,他們也再無活命的機會了。

可陛下此行,又真的會一帆風順嗎?行宮後路被退斷,藩王勤王還得另說,前路渺渺,來去無望。這股絕望壓抑又沉重,隻讓人喘息不過。

“朕這一生,都沒能踏出這座宮牆……”嘉和皇帝深深歎了口氣,“我與皇後此生再無子女緣分,皇位本就是留給長安王的,他何必急在一時?”

“陛下……是臣妾對不起陛下!”皇後娘娘堅忍的神色終於破裂了幾分,“若是我兒尚在,又哪有今日的禍患……是我沒有保住陛下的江山!”

嘉和皇帝搖搖頭,牽著皇後的手,“哪裡是你的錯,這些年一直難為你了……我不是個好皇帝,偏偏你還顧念我。”

帝後二人對視一眼,滿腹悲愴可見,

俞貴妃的眼淚簌簌落了下來,“陛下!娘娘!你們這是在做什麼?葛大人來了,不正是說明白了咱們還是有機會的!隻要能出去,隻要能出去……”

“阿俞,你還是個孩子,未來長著呢,讓葛平帶著你且逃去吧!”陛下笑了笑,握緊了皇後的手,“我不走了,我也走不動了。我這一生啊都沒能踏出這座宮牆啊……”

“韃子作亂,黃河水患……與其打打殺殺,朕沒有做皇帝的本事,也對不起臣工百姓……這皇位,你給長安王換一條活路罷。”嘉和皇帝的話再也說不出來,目光渾濁地望向宮牆之外,“我若是走了,你們必死無疑。我若是……你們還能富貴長生。”

皇後娘娘一愣,忽地臉色大變,正要衝過來要拉住陛下的手,就看見嘉和皇帝拔劍自刎,濺出了一身的鮮血。

旁邊的大太監大驚失色,隻覺得心中有說不出的情緒,半是心酸,半是決絕,噗通一聲跪了下去,聲音粗啞地低聲喚道:“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