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好!”皇後娘娘氣勢也陡然起來了,仿佛火光迸發的璀璨。
在悲壯又激昂的氣氛裡,葛平隻覺得貴妃氣勢都變了。她似乎從菟絲花一般的嬌柔,一躍成為了遮天蔽日的巨樹。她緩緩起身,毫不避諱當脫了鞋子,用腳底灰抹花臉蛋。又換了一身宮女的打扮,捂緊了腹部,貼身帶著陛下的衣帶詔。
她心中暗暗發誓,就算是死了,也一定要完成皇後娘娘的囑托。她不肯回頭,也不肯告辭,隻盼著自此一彆後,還有相見的日子。
皇後看也沒看那倒在血泊中的陛下,而是低聲問道:“陛下可曾給楊殷留了遺詔?”
大太監猶豫了一下,沒有回話。
皇後厲聲喝斥道:“陛下為了我等活命自儘於宮中,爾等難道還要將天下拱手讓給害了陛下的賊子不成?!”
大太監心下淒然,低聲回道:“留了的,就在皇座後麵。”
此話一出,就有心腹抬眼看向皇座,心中掙紮,神色晦明難辨。
皇後神色不變,低笑道:“獻上詔書,可居首功。但是我隴西李氏尚在,絕不讓背信棄義的小人苟活!”
此話一出,心腹們紛紛低頭。
皇後威嚴尚在,她掏出皇座後的詔書,聲音悲中帶恨,“陛下,你好糊塗!難不成以為自儘就能讓楊殷這賊子好生供奉我?哪有這麼簡單!他狼子野心,虛情假麵,害苦你了啊!”她拿著綢緞做的詔書就著燈火點燃了,“陛下,您對我恩深如海,可恕我不能如你所願,將這江山交給楊殷這頭白眼狼!”
左右心腹無人出聲,心知皇後此舉無異於逼著他們上了這艘即將要沉沒的船。可他們也沒得選擇,隻要俞貴妃活著一日,在長安王看來,他們的投誠就無關緊要。他們是皇後的人,他們身後站著的家族是皇後的人,哪怕是獻出了詔書,也難活命。
玉璽不在,中宮不認,陛下自刎,楊殷此舉如同熱火烹油,勢必要掀起天下大亂。既如此,不如徹徹底底,一門心思跟著皇後罷。
皇後娘娘做完這一切,輕柔地將陛下扶起,讓他的腦袋靠著自己的膝蓋,如同睡著一般。
她高坐於大殿之上,顫抖著手撫摸著亡夫被血染紅的白發,一遍一遍,靜靜等著長安王殺將進來。
她低聲似在喃喃自語,“阿俞是個好孩子,她會活得好好的,會親手殺了楊殷,替我們報仇。”
大太監偷瞥一眼,他聽不到皇後說了什麼,隻瞧見皇後娘娘麵無表情,似乎陛下駕崩這樣緊要的事情,對她來說隻是大夢一場。
卻不知為何,臉上一片濕潤。
大太監顫抖著手想要抹一把臉,卻發現自己周身的力氣像是都散了,隻剩下一把脊梁支撐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