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漸消失的鈍感力 重新擁有可不可以?……(2 / 2)

每天都開開心心,沒有煩惱,換句話說,是不是因為那並不是很好的記憶力。

班主任和容鯨河說過,她每天晚上睡覺前都會在腦子裡將當天的事情都想一遍,做一個複盤,將做的好的事情都忘掉,將沒做到位的事情記下來,爭取再改正,班主任鼓勵著同學們試試這個辦法。

容鯨河也嘗試過班主任的這個辦法,可是當容鯨河閉上眼睛想要記起當天的事情的時候,腦子裡是空空如也的,全都記不起來了。

那個時候的容鯨河並沒有太放在心上,而是安心的睡去了。

如今長大後的容鯨河,再想起班主任的那個方法,好像真的可行,容鯨河做到了,容鯨河可以做到。

當容鯨河閉上眼睛,腦子裡的那些事情就像電影似的,一幕一幕的開始放映起來,在那一刻,容鯨河也才慢慢領會到班主任的用意。

那個辦法,是隻有在真正成長後才能用到的辦法,或者說,是隻有心裡裝著事情的人使用才會有所益處。

上小學時的容鯨河,心裡是沒有裝事的,是裝不住事情的,遇到什麼天大的事情,都是一閃而過的,絕不會留太久,更不會像現在這樣,一件事情所帶來的情緒可以影響容鯨河好長一段時間,特彆是負麵的,留存的時間非常之久,以至於達到了那種甩也甩不掉的地步。

有個打辯論的節目裡有位辯手說過,成年人的不開心,不像掉了一根棒棒糖那樣,而是一個持續的,那一段時間都會沮喪,在那個情緒開始萌芽時,一直到結束,便是一場持久戰。

而成年人,總是那麼認真且嚴肅的對待不開心,那麼,我們為什麼要那麼認真的去對待每一次的不開心呢?這是那個女辯手發出的靈魂一問。

是呀,為什麼呢?容鯨河似乎懂的了一些,不開心又不是什麼很重要的事情,我們為什麼要用那麼認真的態度去對待呢?用輕鬆的心態去麵對會不會更好呢?

試著用愉快的心情去麵對,用不在意的心態去處理,是不是就可以大事化下,小事化了了呢?

容鯨河相信會的,可能這個不開心一時間不能徹底的消失殆儘,但是很多的情緒是不可能消失的,隻能說是彆轉移了,或者是變成了更加積極的情緒。

當情緒陷入到那個黑暗的死循環中時,隻有當機立斷,自己將自己從裡麵拔出來,將耳朵捂起不聽,將眼睛閉上,將腦袋裡的那些垃圾信息擺脫出去,才是正解。

追求於那個虛無縹緲的正解,容鯨河似乎已經很努力很努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