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私塾放了學。
道旁柳樹生了新芽,嫩綠的幾近泛了鵝黃。春風卷起了柔枝,仿若一位妙齡少女輕執手帕半掩羞容。
顧明誠拿著書卷,一麵走,一麵翻看明日要講的內容。
快到家門旁時,他聽見了幾句包含著自己名字的對話。抬頭看去,是鄰人。張家的大娘與李家的大娘。她們是背對著自己,故而沒發現口中議論的人已然近了身旁。
“小誠啊,看著這樣老實,沒想到竟然是這樣的人!”
“誰說不是呢,我昨日親眼看見那女孩親上了他的嘴,誒呦,光天化日的……虧他是個讀書人,也不知羞!”
“要我說,就數那些讀書的......”
“誒!——小誠啊,回來了!”
顧明誠看著前腳還議論譴責自己的鄰人,轉眼間便對自己揚起了溫和的笑,仿佛秋花開在了春天裡。
顧明誠躲開了兩人溢滿笑意的眼,想什麼也不理的便走過。但理智壓過了情感上的衝動。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況且,她們是長輩,自己是晚輩;哪有晚輩見了長輩不置一詞便冷然走過的,這不合禮。
他站住了身子,麵向兩人。麵上平靜,雙手舉至胸前,行了一禮,“是,回來了。”
“你看這孩子,真有禮,多好一孩子啊!行了,趕緊回家吧,你娘該念叨你了。”
“誰家有個這樣的孩子不成天念叨啊,要是我,我就得當個寶貝似的看著了!”
“誰說不是呢?!”
顧明誠心中一陣羞赧,可伴著羞赧的還有一股難以言喻的扭曲而變扭的感受,他真想現下就扭頭回到家去,再也不見著麵前的兩人,可是不行。現在,他得行禮並表示此一番誇辭是言過其實,要推讓幾句話,然後再行禮,在兩人的笑容中走去家。而在這笑意下掩藏的話,他雖是不會聽到,但心中卻也明晰。
自小家中貧寒,故而白眼與嘲諷他也是看多又聽多了的。雖是如此,父親和母親還是拚儘所有的供自己讀書,希望能得個一官半職,不僅將來的生活能夠改善,還能夠光宗耀祖。可誰又想得到,書是讀了十幾年了,科舉也考了三次了,可他至今也不過是個秀才而已。
就在他第三次落榜後,父親因為一次意外命懸一線,最後雖是活轉了來,但終身隻能與床相伴。而母親呢,因為這一大變故,急壞了身子,如今再也乾不了重活了,就連那剁豬草的活事也是要乾一會兒歇一會兒的,全不複往昔。
家裡再沒錢供他讀書了,不僅如此,若是他再不做些事情,便連吃食都沒了,隻等著餓死。
好在他讀過十幾年書,村鎮中又有一鄉紳在自家建了一個私塾。村中有人將他推薦給了那鄉紳,如此,他便做起了教書先生。每月所得錢財雖不很多,但養活全家卻也是足足夠了。
雖然他曾經想過考取功名,封侯拜相,但數次的失意與連遭的厄事都讓他看清了自己不過是個平庸而鄙陋的普通人。他既沒有封侯拜相的才識,也沒有平步青雲的氣運。他隻是個再平凡不過的老百姓罷了。
曾經的熱血已涼冷了下來。現在他隻想守著自己的父母好好的過日子。如今他二十歲,再過兩三年,娶一個妻子,生一個兒子。就這樣,平平淡淡的生活下去,這已然是他最大的希望了。可如今,就連這樣簡單的生活都難得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