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煎包、涼拌豬耳 怎麼品都有一股地下……(1 / 2)

已是一更末,慶延街上的店鋪陸陸續續打了烊。

“有間小食肆”也已收起了招幌,關上門扣好了門閂。食肆內,燭火依然亮著,江杳杳還在為明天的營業做著準備。

在食肆開張第一天賣得火熱,香飄了半條街的無骨香酥雞柳,成了食肆特供,後麵每日隻賣二十份,沒買到的,隻能煩請第二天趁早來排隊了。

其實江杳杳也不是太刻意要搞饑餓營銷,實在是,這三伏天在油鍋前炸雞柳,也太熱了點吧!

她熱,食客當然也覺得熱,因而酸梅湯、紅糖冰粉這些解渴消暑的利器,也極為暢銷。江杳杳還特意製了個雙層的保溫桶,在夾層中塞入棉花,用來存放高價在冰鋪買來的冰,又在上麵蓋上一層厚厚的棉被,防止冰化了。

加了冰的酸梅湯和冰粉口感要好上好幾分,對於吃慣了酥山的有錢食客們來說,更願意加幾個錢買上一份加了碎冰塊的。

而這幾日食肆賣得最好的,便是灌了湯的玉尖麵了。玉尖麵現在正流行,大大小小的酒樓食肆裡,都能點上一籠,但江杳杳這個,卻是一戳便能流出一汪鮮美的湯汁的。

將豬皮洗淨去除油脂,下鍋加入生薑燉煮,又放入一整隻雞架提鮮,丟入一小片陳皮增加清香,燉煮一個時辰後湯汁變得粘稠,便可尋個大碗倒入,放在陰涼處冷卻凝固,結成肉凍。

肉凍切成小丁摻進肉餡裡,蒸好後便化為冒著金黃的灌湯汁,鮮美可口。

考慮到打包的問題,麵皮江杳杳沒有做得特彆薄,隻是微微透明的程度,還帶著一些彈韌,即使路上有些顛簸也不會破皮而使精華的湯汁流出來。

不過買玉尖麵的,大多喜歡在食肆裡坐著吃了,直接上個蒸籠擺在桌上,再配一碟溫潤的米醋,似乎要比帶回家的,好吃上不少。

而若剛好食肆生意不那麼忙,還可以點一碗小餛飩來搭著吃。

餛飩講究一個皮薄肉鮮湯美,肉餡無需包得太多,反而吃不出餛飩麵皮的滑軟,湯裡略放點鹽和清醬,撕一點紫菜碎,再撒一把翠綠的蔥花,一口一吸溜。

而還有用平底的鐵鍋煎著的玉尖麵,這種玉尖麵皮做得更厚些,裡麵的肉餡也沒有摻肉凍,隻保留著豬肉原本的汁水,還伴了些小蔥在一起,一隻隻整齊地圍成圈碼在鍋上,滋滋作響,待底部呈現焦脆色,撒上一把蔥花,一把芝麻,便可以出鍋。

為了賣時好區分,江杳杳把煎的這種,冠以其在現代的原名,生煎包。

因著要煎足足一刻鐘以上,一鍋又隻得三十個,這生煎包屬實是供不應求了,不過沒吃上的也不惱,轉而買了份灌湯的玉尖麵,說不定下次來就剛好碰到生煎包出鍋呢。

不過也有執著地一定要吃生煎包,哪怕等上半個時辰也在所不惜的,譬如眼前的這位張令史,便已等了兩鍋了。

這有間小食肆,他是某日午間在公廚用晝食時,從其他同僚那裡聽說的。彼時他們正吃完飯,喝著公廚特意供應的夏季解暑涼湯,隻是這涼湯酸不溜秋,苦不拉幾的,隻能在盛湯的桶底裡略看到幾顆梅子和果皮。

公廚的飯食一向難吃,他們倒也見怪不怪,吐槽了幾句後,有位同僚便提起裴侍郎某次帶過來的酸梅湯,他有幸分了一碗,酸酸甜甜沁人心脾,那才叫人口齒生津,消暑解渴。

又說裴侍郎提到,這酸梅湯,是在他住的永靖坊裡的有間小食肆買的。這食肆不僅賣酸梅湯,還賣各種各樣新奇的吃食,且每樣都極為美味。

能得裴侍郎“極為美味”的評價,張令史立馬便對這小食肆有了興趣,畢竟裴侍郎其人,是吃了名的愛吃會吃且挑嘴,每次在公廚用膳,都愁眉苦臉的,讓人懷疑他吃的不是飯,而是黃連。

隻是……“這有間小食肆,到底是哪一間啊?”張令史扯扯同僚的袖子問道。

同僚聽後哈哈笑起來:“這食肆的名字,就叫‘有間小食肆’啊!”

待這張令史尋到這間食肆時,便立刻被這焦香四溢的生煎包吸引了。

可惜那日他還要趕著赴約,隻得匆匆打包了份灌湯玉尖麵,和一壺冰鎮酸梅汁。這玉尖麵二十文一籠,一籠裡有十隻,每隻一口大小。價格是真不便宜,但玉尖麵一進嘴,他便知道:值了!

剛出籠不久的玉尖麵還散發著熱氣,皮薄而不爛,一口咬下,齒縫間便迸發出鮮熱的汁水,肉嫩皮軟,跟之前吃到的玉尖麵完全不同。

張令史從此對這玉尖麵牽腸掛肚,同時也對那沒吃到的生煎包魂牽夢縈。

近來刑部諸事頗為繁忙,常常連飯都顧不上吃,今天難得一日休沐,無論等多久,他定是要把這金燦燦油汪汪的生煎包,吃到胃裡的。

而此時拿著小鏟子盯著平底煎鍋裡的一隻隻生煎包的阿錦,神情頗為緊張。她跟著江杳杳已經學了好幾日,早已熟練掌握,隻是第一次真正上手,難免小心翼翼,更何況外麵還跟木頭似的杵了位郎君,眼睛直勾勾地盯著她鍋裡的生煎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