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派 潛移默化的發育,獵人的目光……(1 / 2)

預言師也不是很理解,有些人的想法。但勉強作為婦女之友,也知道那些人的瘋狂,世俗的偏見。

他隻是覺得,在沒有物質基礎的情況下,冒然改變實在冒險。

沒有任何一項革命,是沒有流血的。光榮革命的血隻是流在了宮廷之中而已。

但所幸,得到了埃文斯隻是不經意間寫出的回答,他才放下心來。

送走了緊張兮兮的預言師,埃文斯也才緩慢地意識到,怪不得他見到的所有女性都穿著裙子——就連工廠裡也是。

他難得想和係統聊一聊:‘係統111——’

係統兔子歪頭:【?】

埃文斯指尖轉動著鋼筆,快出殘影:‘你知道嗎,戈雅不是離婚的。’

係統:【啊?】

埃文斯怔鬆,嘴比思緒更快拉出一條線:‘戈雅其實根本離不了婚,這個時代是沒有離婚這一說的。一但結了婚,就沒有離婚的可能,教會是不會承認的。’

係統質疑:【你怎麼知道?是你那個家裡都是法律界大佬的同學告訴你的?】

埃文斯搖頭,停下了轉筆,筆尖在紙麵上一頓:‘不是。羅切斯特和一個有精神病的人結婚的,但卻一直沒有離婚,等到要和簡·愛結婚的時候還差點犯了重婚罪。——這說明,在這個原著的衍生世界,即使架空,如果劇情不變的話,也是離不了婚的。’

係統點點頭:【有道理。】

埃文斯收了筆,把文稿合上:‘所以,戈雅的丈夫死了。’

不管埃文斯那邊到底是怎麼想的,奧斯汀倒是平淡的笑了笑。

奧斯汀的小說多描述愛情故事,家庭婚姻生活,對不同的角色刻畫遊刃有餘。她熟知世事,洞悉不同人的心理,將美好的願望訴諸於虛構的小說世界。

像達西這樣的人物,現實中會存在嗎?奧斯汀持懷疑態度。

要知道,原名《最初的印象》後來改名《傲慢與偏見》的那本小說,可是奧斯汀21歲時寫出來的。可能在這中間十幾年,有過刪改修訂,但足見她的洞見。

埃文斯的這個鬼新娘短篇,人情世事無一不真卻也無一不假,奧斯汀有種遇到了對手的感覺。

至於感情線上的小瑕疵,也還是可以容忍的。

除了像她這樣敏銳的人,不會有更多的其他人注意到這些細節,也不會往陰謀論方麵去想——當然,不排除故意構陷的可能。

但為了主角穿褲子這麼一小點事情,就大做文章,難免會底氣不足、惹人鄙夷。

這樣的話,作者就很安全。

嗯,好的事情就是要這麼開始。

既讓人抓不住把柄,又可以潛移默化,直到人們都習慣於這樣。

奧斯汀拉住被這個“可歌可泣的愛情故事”氣到的姐姐卡珊德拉,和她一起同仇敵愾地對埃文斯進行了口頭上的討伐。

奧斯汀的笑意漸深。

嗯,不錯。大多數人看完這個故事後,要麼破口大罵,要麼為其中的絕美be愛情而感動得無以複加。

實在是好極了。

感動得無以複加的人,當然包括弗勞爾。

她淚流滿麵,手帕擦眼淚擦得濕了又乾、乾了又濕,直哭得雙眼紅腫,臉蛋皸紅。

又是周一,聽完彙報數據的霍法心情沉重地回到家。

可惡,《一周雜談》的銷量竟然突破了4萬份!而《商報》的銷量僅僅隻有3.9萬份!即使《商報》每份單價遠超1便士,總銷售額也遠超《一周雜談》,但讓它這種高端雜誌的顏麵何存!

接連的感歎號表現出霍法內心的不平靜。

雖說米爾科特不能對標像倫敦這種大城市,但是也好歹是老牌工業城市了,人口眾多。

正處於上升階層的中產階級多,可低層群眾更多。

《商報》屬於專業性不夠強,群眾性也不夠好,不上不下地卡在那。自詡米爾科特第一報刊,可事實上如今的大報小報層出不窮,《商報》也逐漸在走下坡路了。

而《一周雜談》呢,則是深挖下沉市場,將底層群眾大愛好挖了個徹徹底底。

他們辦報的第一要務就是娛樂,就是消遣,就是讓人們想到八卦娛樂立刻想到一周雜談。

市場上,科學技術博物自然等類彆的專業報刊也是有的,讀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購買相應的報刊。

一周雜談也有一個專欄,專門摘選其他報刊的優秀篇章(當然是致函獲得允許後),推薦一些專業的附和讀者需要的報紙。

這比埃文斯穿越前的曆史上,報紙行業百花齊放的年代,提早了二三十年。

而在非架空的曆史時間線裡,1813年,印刷行業也還沒有這麼發達,政府還對報紙征收各種名目的稅款,每份報紙的價格高居不下,是普通人買不起的。

霍法低氣壓回到家,唉聲歎氣自言自語商報的不景氣,卻見弗勞爾哭得淚流滿麵。

他頓時有點欣慰。

怎麼說呢,有種老父親看到女兒終於長大了的。

吾家有女初長成.jpg

他有點不忍心,想著還是不要讓妹妹去那個慈善學校去當老師吧?她這麼懂事這麼善良,萬一被欺負了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