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晚間,成年陳騏醒來後,水馬博士不一會兒也出現了,兩個不同未來時代人又進行了一次夜間長談。
陳騏:水馬博士,上次你說到未來量子計算機在時空推演中遇到了問題,看不到那一段時間裡發生的具體事情,然後隻能以營救成功為前提繼續進行,那又有多大把握保證後續的虛擬推演準確可行?
水馬博士:確認係統準確性的方法很簡單,當初開發這套演算係統時所模擬的事件,用未來的實際發展過程及結果驗證就可以了,經過大量事件樣本和數代升級,預言準確度已達到百分之九十八。
當然,以往都是以實際發生的事件為樣本的,但計算方式沒有變,所以預言係統對這次倒轉時空任務後的演算也具有很高的可信度。
陳騏:就算這個係統對危險之前的預言九八成準確,可缺了這一段,之後的準確性不一下到零了麼,再以我救他成功為前提繼續演算還有什麼意義?就算成功,你們沒考慮過受不同程度外傷或內傷後的情形?
水馬博士:各種情況都考慮過,計算結果還是比較樂觀的,顯示成功概率為百分之七十。若成功,那麼所有推演出來的事情就會步入未來軌道,一步接一步全部成為現實,所以我們隻能抓住這最後的希望,並以最好的結果來做後續推演。
另外,不管現場什麼情況,我都會儘最大能力保護你們避免受傷,雖然能量場在現實物理環境中作用有限,但我一定會儘力的!
陳騏:如果營救失敗,餘下那百分之三十的概率會怎樣?
水馬博士:不要太悲觀......就把這七成的概率看成是未來AI對我們的一種祝願吧!
陳騏:唉,你們的科技都發達到能前知曆史後測未來,連他六百年前的硬盤數據都給一字不漏的刨出來了,為什麼關鍵的這段時間卻沒算出來?
水馬博士:我們反複檢查了計算數據和計算過程,確定問題不在於計算機本身,更大可能是受到了某種乾擾。
陳騏:量子計算機能被乾擾?是計算機病毒嗎?
水馬博士:量子計算機已脫離了馮·特依曼計算機架構,計算機病毒早已成為曆史,但為了隔絕外部網絡可能的黑客攻擊,我們用於演算每一項計劃的計算機係統必須是封閉獨立的,軟件運行環境的安全性有高度保障。
但所謂寸有所長尺有所短,量子計算機雖然算力無窮,但和當代不管酷暑寒冬都能開機即用的電子計算機比起來,其核心硬件對物理環境卻十分苛刻,它要求在真空超導環境中運行,對磁場也異常敏感,所以要做嚴密屏障以保證它的硬件運行環境萬無一失。
可是,萬無一失不等於億無一失,雖然極難發生乾擾,但除此之外已無其他可能性了。
陳騏:那具體原因找到了嗎?
水馬博士:沒有調查出實質性結果,如果是低能級和同能級的乾擾,通過時空場是可以偵測到乾擾信息的,但如果是高能級乾擾,就無能為力了。
陳騏:他經曆的這次危險到底有多嚴重?真的會危及性命?
水馬博士:雖然最關鍵的那段兒時間無法看到,具體地點也尚屬機密,但權限允許我向你描述事發前的情形。
陳騏:哦,那快說說看,總比一點兒信息都沒有強!
水馬博士:信息很少,請不要失望。那是一個漆黑的夜晚,你們走在一條荒山小路上,四周沒有燈光,你們一人打著一隻手電......之後的影像就沒有了。不是出於保密,而是真的計算不出來,而且就連得到的這段影像也斷斷續續,畫麵很模糊。
陳騏:怎麼感覺有點兒瘮人?印象裡高中時候沒去過這樣的地方,這是我倆誰出的主意去那裡?
水馬博士:他的主意,然後拉著你一起去的。
陳騏:這不是作麼!
水馬博士:沒辦法,他的性格天生好奇愛冒險,喜歡探尋未知,否則他也不會成為天才人物。
陳騏:唉,十幾歲時可能都這樣吧!精力過剩不知死活,看來這是成長的必經之路,躲也躲不開了。
水馬博士:好在還有陳先生在他身邊。
陳騏:那這麼看,高中的我和他關係還不一般,作死也要拉上我。以後他還這會這樣嗎?運氣好能救一回,但下次呢,他要再碰上危險怎麼辦?
水馬博士:雖然看不到過程,但從此以後他就再也不會去做這種無謂的冒險事情了,變得穩重了一些。當然,這是我們以你救援成功為前提推演得到的後續結果。
陳騏:如果是這樣,想必他在此次事件中受到了極大的教訓,才會有這種轉變。這即是好事也不是好事,好的是他從此不會再乾這種冒失事情了,但教訓越大說明情況越糟,這一關肯定不會很輕鬆就能過的。
水馬博士:為了最大限度提高這次救援的成功率,屆時陳先生你會被提前喚醒,這樣以你一個成年人的思維去應對突發情況肯定會更冷靜,而且時刻警覺之中,你的反應速度也會比沒有防備快0.1到0.3秒,這將極大增加我們的勝算。
陳騏:嗯,那就多想想好的結果吧!偏偏這段影像受乾擾,感覺有點兒蹊蹺,就算調查不出結果,那你們對乾擾原因多少得有點兒主觀猜測吧?
水馬博士:雖然沒有實質性證據,但我們都認同乾擾可能來自高維空間,這也是危機委員會謹慎起見,將一些關鍵信息暫時鎖定的原因,也許這些信息已被未知力量獲悉,但在這個一切不明朗的時空裡,應該還是有一定作用的。
陳騏:嗯,謹慎一些總還是好的!
水馬博士:好在這種乾擾對我們的量子推演計劃沒有太大的破壞性,我們還做過很多其他假設條件的過程推演,沒有遇到類似的乾擾情況,隻有這一個方案受到乾擾而存在過程缺失。
陳騏:那你們為什麼不用其他方案?比如你完全可以直接找到他,也像這樣在紙上寫字,當麵告訴他那天在家彆出門不行嗎?
水馬博士:這個辦法也進行了推演,結果反而激起了他更強的好奇心,認為解開紙上魔法一樣字跡的答案就在那個地點,造成了越來越重的心結,許多年後他還是去了,而且是自己去的,沒人能救他。
況且如果我直接和他溝通,因為不具備同頻生物場,需要較長時間搭建感應通道,這要消耗大量的儲備能量,極有可能導致能量告竭,讓你我在營救行動之前就已無力乾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