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有大功者得廟號,周朝隻使用諡號,秦朝時始皇帝認為憑啥當兒子的有權評價當爹的,兩個都廢了,到漢代又拿起來用,不過卡得比較死,能得廟號的人很少。這時大家提到皇帝一般隻稱諡號,畢竟當時的諡號還比較樸實無華,基本上是一兩個字,孝文啦孝景啦這樣。
直到唐朝,噔噔蹬蹬,站在你麵前的是,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李世民!大唐夠大,住得下這老長的諡號!
所以說,兒子太崇拜爸爸也不全是好事。】
李世民兩眼一黑。
承乾也算是詩書俱通,何至於此……征戰天下的馬上皇帝第一次平白感到無力,抓住長孫皇後的手:“觀音婢,太子還是要多讀書……”
皇後和一眾東宮使臣正點著頭,聽到天幕一句石破天驚的“從李治給他老爹這承受不了的愛開始,諡號就徹底被玩壞了。”
李承乾李泰驚疑回首:“雉奴?”
然而天幕未曾解答他們的困惑,依然說著那渺遠的廟號諡號:
【李治可能是覺得我爸爸這麼英明這麼牛,一個“文”字怎麼概括得了?加,都可以加,也不知道太宗陛下看了會不會想把他塞回弘文館從頭學起。
後人一看原來能這麼玩,那我也給太宗加,讓本就龍傲天的李世民得到了一個更龍傲天的諡號。
李治看著滿意,他老婆武則天也喜歡,給他也上了一個天皇大帝,後人想想還不夠,再加,天皇大聖大弘孝皇帝,實在是酷斃火辣,獨領風騷。】
長孫皇後雖疑惑為何帝王諡號是由皇後來加,還是拉著小兒子的手問:“雉奴,你覺得你未來皇後給你的諡號如何?”
李治喜色溢於言表:“好聽!”
……難怪你們能成一對呢。
【就這樣,孝武這樣短而精的諡號一去不複返,後人們為了顯現自己對前輩的尊敬,也學會了不斷給前人加諡,你爸爸牛,我祖宗也不賴。
這個字好,那個字也好,都加上,及至後來,諡號一度長到二十來字,堆滿了大家根本不想記住的溢美之詞。
但其他人都有了,總不能給自家皇帝缺了吧?到地下一比較,人家諡號老長一段,咱們家短短的,沒那麼多值得稱頌的美德,那也不像回事兒。
後麵的皇帝隻能找新的賢啊孝啊聖啊,寓意好的字呼啦啦往上堆。
讀不完,根本讀不完。至此,大家開始使用廟號稱呼皇帝,也讓廟號承擔起一定的評價功能。】
好消息,得到了自己很想要的“文”,壞消息,兒子太愛了改得麵目全非老長一條怪尷尬的,最後還是以太宗身份被後人提及。
李世民揉了揉額頭,知道現在深究為何是雉奴繼位是想不出來的——這孩子才六歲,對朝局都造不成影響的年紀。
倒是承乾,若皇位旁落,隻能說明這孩子要麼早逝,要麼行差踏錯。
總不能子肖父到這個地步,讓他的孩子們也學他來上一出玄武門舊事。
【有些皇帝對老爹很尊重,雖然我爸乾得很爛,但朕就是要給他選個好字兒,大臣們一般順著,不過強推之恥掩飾不了,當時雖然挑了好的,可對後頭的皇帝來說,這個廟號就像封禪的泰山一樣臟了不能用了呀!
但有的時候,後人會故意挑選一些已經不那麼好了的廟號給皇帝用,先帝請看,這個字還不錯吧,極大的讚頌啊,給您用了,您就在底下好好歇著吧,咱們把你的身後名照顧得不錯了。
今天說的這位便是很有代表性的——明英宗朱祁鎮。】
朱元璋和朱棣聽到那個“英”字,眉心一跳。
他們再如何也不會不熟悉前朝曆史,上一朝的英宗,即位四年,於南坡之變被人弑殺,二十一歲便橫死。
聽天幕所言,這子孫並不是因年壽而得了這個字,是後人故意擇之,能得這樣一個詛咒性質的字眼,這小子不知做了多招人恨的事。
宣宗年間,朱瞻基在孫後殿中,看皇後暴怒著摔了茶盞,大罵朝中眾人:“可憐吾兒!酸儒妒之!”
朱瞻基斂目,想古人雲“毋以妾為妻”確實有理,孫氏以貴妃之身登後位,到底行止不夠端方。胡廢後早年頗有賢名,若太子當真犯下什麼天怒人怨之事,皇後無用,太後年邁,後宮許多事還是要請出胡氏做主。
畢竟前朝必有變故……朝中眾臣算是看著太子成長,若太子有德,不會議此字,也不會讓天幕以這樣厭惡的語氣敘述。
英。固短壽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