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芷一揮長袖踩著紅梅扇飛躍上廣德大殿高高的屋脊前與衛柯正麵對視,在地麵上貼身侍女“小姐!小姐!”的驚叫聲裡看著那滿臉陰沉模樣張狂的青年正也同樣以冷冷的表情看著自己,烏青發紫的嘴唇輕啟,開口音色已然不似初見溫婉,而是裹挾著風雪與鑽進骨骸的狠戾:“我要殺了你這個禍害修真界的敗類!”
衛柯麵上滑過一絲玩味的神情,就好像在看一隻不自量力的螞蟻一樣,他縱身一躍,站在身後更高的樓閣上。俯瞰渺渺眾生也俯瞰著麵前白發三千丈的女子,他負手而立九霄雲脊:“原來你是他的女兒。”
“啊——”丁芷飛身追來,輕功躍在廣德大殿屋脊上,抽出腳底那火紅的扇子朝衛柯掀去一陣罡風!衛柯抬手在麵前用力一揮,強悍到令人難以置信的修為一下子組成一道透明的屏障,紅梅扇的扇氣在接觸到那屏障時灰飛煙滅。衛柯的數名侍衛在此時也躍上九重屋脊,靠在丁芷身後試圖捉拿她。
“丁姑娘,我來助你一臂之力!”忽然,一個沉穩有力的男聲在丁芷身後數丈遙遙響起。那聲音主人袖上紋了白虎,背上背著三勾羽箭,手持一把長弓輕輕落在丁芷身後。他正是江北張氏掌門張斬海。江北張氏是修真界弓箭世家,他們慣會打造奇形怪狀的箭矢,最有名的是“三勾箭”,穿進敵人皮肉中像釘子一般牢牢地鑲嵌進去,便再也拔不出來。他們氏族從小便習得的是射遠箭,所謂氏族秘技“十裡穿心”,字如其意。他拉出一支箭隨手向天仰射,一箭正墜雙飛翼。地麵人群發出驚歎,衛柯皺著眉看著他勢在必得的神情以及越來越多的張氏丁氏靠近廣德大殿,揮手在自己麵前築起百丈高的屏障!
“張老頭,你休煩我!”丁芷冷聲道,掌中扇子翻飛如燕,梁上踏步朝衛柯衝去。
張琴琴踏著涓涓細水走在岸邊滑石上。父親昨日點了數百人馬前往江南帝宮支援討伐暴君的行列,許多女眷被留在江北。江南那位帝君如今惹得天怒地惱,江湖共伐,她生性便天不怕地不怕,戰火沒燒到自家江北頭上那百裡之外更與她無關。生性好玩的她平日裡出府還要受到爹的約束,現在阿爹外出了,阿娘在後廚指揮廚娘不知在做什麼羹湯,她便偷偷從後山跑了出來一路沿著那不湍不急的溪流踩水摘蘑菇玩。
忽然她看到前方淺水沙礫裡有一顆亮閃閃的東西在陽光下發著光。定睛一看,那東西狀若孔雀或是鳳凰,一邊鑲嵌著小小的環。怕是誰的耳飾落在此處了。不遠處一米開外散落著另一樣一模一樣的物事。她好奇地蹲在地上拾起那兩枚耳環撚在掌心細看,忽然餘光瞥見一旁河上灌木邊隱約露出來一片黑色的衣角。
張琴琴將那耳環揣進袖裡繞到灌木旁一看,頓時尖聲驚叫起來!河上灌木腳底流過的細細水流間,一個仰麵躺著半張頭臉炸得血肉模糊傷口一直蜿蜒到脖頸鎖骨上麵目可怖的男人就在那裡,奄奄一息。這男人麵部五官都被不知什麼毀掉,傷口邊緣隱約焦黑,麵部傷口深可見骨,眼窩上淺淺掛著一層皮囊,眼球在裡頭尚能安置卻也睜不開來,因為兩層眼皮已然受傷而耷拉。這模樣簡直比她世上見過長得最恐怖的人還要瘮人三分!張琴琴強忍心中異樣的恐懼湊到那男人口鼻邊去探聽一番,索性聽到了他微弱的呼吸。
這人大難不死,居然還活著!張琴琴心想,雖然麵目全非然而好歹還有命在。她吃力地扶起那男人讓他靠坐在一旁石塊上剛要催動靈力禦劍,忽然就聽見那男人模模糊糊發出一串聲音:“娘,阿娘…你去哪了…”耳力天生異於常人的她猛然回頭,眼睛大睜,盯緊了麵前男人熟悉的輪廓:“大俠?”
那幾個月前在江南為她出手解圍後又一同喝酒吃菜,一同談笑片刻的那位大俠!他的聲音她不會記錯,低沉,溫和,語調有天生令女人心動的性感聲色。她再次凝視麵前男人的眉眼,可的確她再看也無法在那扭曲的皮肉上辨認出任何記憶裡的五官——僅僅一彆數月,他究竟發生了什麼?她還記得那時他的麵容,眉眼鋒利堅毅,有著如雪山一般的清冷與傲慢,微勾起唇角的樣子卻有著讓女人心都化開的本事。可現下那些模樣在他臉上都看不到了,有的隻是慘不忍睹的疤痕與翻卷的皮肉。張琴琴悲哀地想著,一麵彎下腰試了好幾下才勉強背起這身量與自己相差巨大的沉重男人,然後一同禦劍回了臨濤台。
他把男人偷偷藏在自己樓裡照顧他好幾天,半夜偷摸出去摸藥水與食物對於少主來說不在話下,直到約莫四五天後這個男人終於可以隱約用僅剩的一隻眼睛看著她了,不至於整日昏迷不醒。那天早上樓門被撞開,阿娘帶著二把手氣勢洶洶地衝進來,一把推開她的房門。
“這是怎麼回事?”阿娘錢夫人指著靠在榻邊的權子欽喝問張琴琴,“你葉叔最近和我說你老是古古怪怪,果不其然你果然房內藏著人!這醜八怪是誰?”
“他不是醜八怪!”張琴琴叫嚷道,“娘,他曾經幫過我的!葉叔,”他偏頭用水汪汪的眼睛去瞪那二把手,“他現下有難,我不能不管他啊!你們讓我先把他留下吧,好嗎?”葉之秋天生生得一雙森冷麵容,斜眉長眼,此刻正遠遠站在門口一動不動望著榻上那黑衣男人:“他怎麼這副模樣?是哪個門派在逃的罪人麼?這種來曆不明的人怎麼能帶到少主你自己房裡?”錢夫人也正緊擰著眉怒視自己女兒:“阿琴,你還有沒有廉恥心!”她下意識覺得女兒把一個陌生男人帶到閨房中藏起來已然屬於大忌諱,這要是傳到眾江湖人士口中她的小阿琴麵子還往哪擱,他們臨濤台江湖風評還往哪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