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王謀反 他已經快要記不清,那個魂牽……(1 / 2)

雍州。

關內,黑水城。

冷風卷起枯葉呼嘯著刮過城牆,四麵城門皆閉關落鎖,門口有重兵把守,鐵衣冷甲,肅列整齊,一排排槍頭反射著明晃晃的銀光,嚴禁任何人進出。

張貼的通緝告示被刮掉了一角,白紙在風中搖搖晃晃,像是招魂的幡。

“這是在抓誰呀?”

“沒聽說嗎?異姓王黎青,他造反啦!”

滾燙的紅油澆在一碗白麵條上,撒上蔥花、臊子,誘人的香氣立刻飄了滿街。客人用力地吸了吸鼻子,端過大碗,隨口問道:“黎王?他造什麼反?皇帝今年才十二歲,這天下還不是他姓黎的一手遮——”

“——噓!”

旁邊立刻伸過來一隻手,捂住了他的嘴巴。

客人唔唔兩聲,發現是麵館老板坐了到了自己身旁。老板左右看了看,見無人在意這邊,這才鬆開捂住客人嘴巴的手,緊張兮兮地小聲道:

“你不要命哪!”

“……”客人不以為然,埋下頭去,吸溜了兩口麵條,滿嘴紅油地說:“怕什麼?任他黎王當初如何風光,如今不是也倒台了嗎?彆說,城門口那支隊伍的番號,你瞧清楚沒有?”

“這我怎麼認得?我就是本地人,哪比得了您走南闖北,見識廣哪。”

客人壓低了聲音。

“那是一直駐守在居庸關外,跟北方蠻子打仗的遼州鐵騎!不瞞您說,剛才,認出來的時候,可是把我給嚇了好大一跳。這可是國之重器,精銳中的精銳,居然都專門給從關外調了回來,就是為了抓一個黎青!我們的這位黎王啊——”

他拖長了聲調,倒過筷子,在桌麵上敲了敲。

“——這回,恐怕是死定了吧。”

周圍人的目光都聚了過來,一時間,麵館攤子上鴉雀無聲。

好一會兒,才聽有人問道:

“這黎王,這回到底是犯了什麼事?”

“聽說啊,他想要謀害皇帝。”

“……謀害皇帝?”

客人聽到這裡,卻是不屑地哼了一聲,道:“三年前,是黎青毒殺了先皇帝,篡權攝政,這事兒,天底下還有誰是不知道的嗎?怎地過了三年,才來抓人?”

“哎呀,不是先皇帝!”

老板趕緊擺了擺手,示意彆往下談這個話題,“——是當今聖上!”

“當今聖上?”客人皺眉,“那個小皇帝?那不是黎王的傀儡嗎?真是奇了怪了,黎王要殺他做什麼?難道是攝政王做得煩了,想要親自當皇上?”

“怎麼不是?黎青這個人,狼子野心啊!”

“這要是抓住了,得判什麼罪?”

“造反麼,按律當然是要誅九族的。但是這黎王的出身——嘖,不提也罷!一個落魄戶唱戲的,哪裡有九族可以誅?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聽說啊,他至今為止,都沒有娶妻。”

“那要怎麼辦?”

“大概是要押送回京,當著菜市口,千刀萬剮,淩遲處死吧?”

“……”

“京城,可有樂子瞧嘍!”

……

對街的茶樓上,一群軍士打扮的人正圍在窗前,中間簇擁著一個黑衣銀甲的年輕將軍。他們每個人看起來都風塵仆仆,似乎是剛經曆過一場馬不停蹄的急行軍,人人麵帶疲憊之色,卻依然沉默而整肅,沒有發出一絲一毫多餘的聲音。

因為全城封禁,抓捕要犯,街道上沒有其他行人,一片沉沉的死寂。

一街之隔,那間紅油麵館裡的議論聲,也就剛好能傳到這裡。

不大不小,正好讓人聽清。

聽到“淩遲處死”幾個字的時候,那位原本正坐在窗邊喝茶的年輕將軍,眉梢微微一跳,端著茶杯的右手,五指,也在這一瞬間,猛然地收緊了。

哢嚓一聲輕響,那隻厚重的粗瓷茶杯,竟是硬生生地被他捏出了幾道裂紋。

“大殿下。”

看到這一幕,旁邊的軍士趕緊上前說:

“大殿下不必憂心。如今,城內城外都已經封鎖,下麵的兄弟們正在挨家挨戶地搜查,那黎王被我們困在城中,他又不能長了翅膀從天上飛出去,早晚都會落到殿下手裡。倒是殿下自己,千裡奔襲回來,才應該多注意休息才是。”

——這年輕將軍,正是收到黎青謀反的消息之後,剛剛帶著遼州軍精銳輕騎,從關外急行軍趕回來,在黑水城阻截黎青的,先皇帝長子,陸煥。

聽到下屬這樣說話,陸煥卻搖了搖頭,隻是道:“我了解我的老師。”

說完這句,他就不再說了。

兩旁的軍士們麵麵相覷,都不敢接話。

片刻,還是其中一個侍衛站了出來,小心翼翼地把陸煥手裡捏成了碎片的茶杯收走,又歎了口氣,說:

“殿下可是還想著黎王?恕屬下多一句嘴,黎王雖然是做過殿下的老師,但當年那件事,分明是黎王對不起殿下在先。黎王落到如今這個下場,也是他咎由自取,與殿下無關,殿下又何必——”

陸煥聽到這裡,卻是低低的,笑了一聲。

“……他對不起我麼?”

“——怎麼不是?”侍衛說道:“當年,先帝駕崩之後,是黎青第一個站在金殿上,向文武百官傳的聖旨。先皇帝死的蹊蹺,這事我們不敢議論,但誰不知道那就是他黎青一手策劃出的局麵?!殿下身為長子,又是黎王的學生,滿朝文武誰不以為必定是殿下繼承大位,連賀表都寫好了,可沒想到——”

他說到這裡,聲音卻忽然憤懣起來。

“——沒想到,卻是黎王不顧師徒之情,竟然選擇去扶持殿下的幼弟,控製朝政,反而將殿下外放北疆!哼——如今殿下帶著浩浩蕩蕩三千遼州鐵騎,回關捉拿反賊,也該是他的報應!”

三年前,黎青在宮中毒殺先皇帝。

其時,朝野上下都在黎青掌控之中,而先皇帝生前並未立儲,按長幼排序,繼承帝位的理應是大皇子陸煥。

況且陸煥還是黎青的學生。

當時,先帝意外身死,朝堂上一片動亂。得知是黎青在背後操控此事時,大皇子一脈的人馬卻反而都鬆了一口氣。

他們知道自家殿下素來與黎青親近,都是喜氣洋洋地奔走相告,準備憑著這一份從龍之功,跟著飛黃騰達。

沒想到,最後等來的消息——

卻是一紙詔書,勒令皇長子陸煥即刻出京,不得延誤,隻許帶二十人護衛,從即日起,駐守遼州苦寒之地,與北蠻交戰的關外前線。

那份聖旨,蓋著國璽,卻再分明不過的,是黎青的筆跡。

末了,還有兩句話:

北蠻不除,不準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