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 相邀 次日,三人便到了君山……(2 / 2)

何以忘憂 儀歌 4053 字 10個月前

“我差不多跟江忘憂同日進城,當夜,也不曉得吳家發生了什麼。隔天我們才聽說,江忘憂闖了吳家,殺死了吳起,還劫走了吳瑤花。看來這江家大公子也不是什麼君子,不過是個睚眥必報的小人罷了,而且他還真當江家如今能一手遮天了,跑到這麼遠來耀武揚威,是完全不把我們放在眼裡嗎?”

陳津無奈,說了前一天他的所得。

陳耀聽到這樣完全黑白顛倒的故事,懵了一會倒是反應過來了。

“父親,既如此,我們為何不助吳姑娘奪回吳家?早先,您就有意讓津弟與吳家聯姻,這不正是天賜良機?”

陳津一聽哥哥此言,不覺一陣氣血上湧,這言下之意,不就是讓他做第二個杜成忍嗎?吳瑤花留在西北,逃不過被利用的命運,所以他才欽佩江忘憂的做法。他也不是不知,哥哥各方麵不及自己,害怕父親將來把五華盟傳給自己,才處處想著支開他。

陳銅看了看小兒子,看他擰眉麵有怒意,咳嗽了一聲。

“江忘憂已介入此事,段家就不會袖手旁觀,虎口不過一兩日路程,此事已無先機。罷了,現在的吳家又有幾分實力?吳起已死,吳瑤花又失蹤,吳家的生意必會大亂,先花時間看看能吸收多少吧。”

“是,父親。”二人應聲後都沒再多言,各自去忙了。

陳津繼續練功,陳耀則著力去分一杯羹。

吳家商鋪的主事人們若聽說實情,多少會有另投其他門派尋求庇護的,應該不止他們一家想去插一腳。

陳家作為最先知曉內情的人,自然有了第一個去挑起懷疑和分裂吳家的機會。

這個西北,還有陣子要亂,杜成忍這位新幫主,要坐穩也不易。

這邊且按下不提,說回各自歸家的二人。

江忘憂這一趟平安歸來,還替吳家保全了最後一位傳人,雖是個女子,總歸是福緣。他向家中長輩說了這一行的情形,也沒隱瞞顧尹昭之事,還提及了木有棲。不過太過細節的部分沒必要提,他也不想說,就跳過了。

“忘憂處事還該穩重些,多少有些冒險了。”江承輕聽得後背冒汗,若是那杜成忍鐵了心要滅口,忘憂真有可能折在關嶺。

江忘憂搖搖頭:“陳家公子雖沒到場,潛西嶽家的公子一直跟著我,他應該帶了信號煙火。”

潛西就在關嶺旁,和君山差不多距離,那一晚在酒館他就都認出來了。陳家肯定是去看熱鬨,嶽家沉寂多年,此行出門怕是為了報江家大恩,他家的長輩在金陵醫治才回去不久。

江承輕歎口氣,嶽家有來信問過此事,他雖然婉拒了,看來嶽家還是沒有袖手旁觀。但這事說到頂頭,得把功勞和恩德記到顧尹昭身上,因此他不想多說。

歇息過後,江忘憂拿了帶回來的信件去找母親,遞過東西後,問了句閒話。

“看父親信中所寫,他與顧伯父曾談論過這兩把扇子。”

關霽月看兒子麵容,拍了軟塌讓他坐下說話,摸了摸兒子的頭。

“你父親一直未有表示,我想送他東西點醒他,又怕太過明顯,便借機一並送了他二人,也好遮過去。”

江忘憂嘴角微微上揚,他可以理解母親身為女子,既著急又害臊的心理,忍不住好笑。

關霽月看兒子這次回來心情好了許多,猜測著會不會和那顧尹昭有關,也沒多問。

“娘親,顧伯父寄來的信呢?”

關霽月搖搖頭:“那如何敢留。”

江忘憂明白了,點點頭。趴在母親身旁靜默了一會,才道:“娘親,在您印象中,顧伯父是個怎樣的人?”

關霽月打起點精神注意看兒子神色,緩緩道來:“你父親信中是如何寫的?在我看來,他是個很好的大哥,舒朗如風,處事豁達,除了性子裡有些不羈,為人有點正邪難辨,實在挑不出什麼不好。”

江忘憂鬆開微蹙的眉頭,聽起來顧尹昭跟他父親還真像,看來就算是未曾謀麵的父子,兒子終究是肖父。

“那娘親眼中的父親,有什麼不好的嗎?”

看兒子那明顯是想到了什麼人的模樣,關霽月憋著笑道:“你父親那人,我最初最惱他的就是麵對感情畏畏縮縮,不敢直言;後來,最無奈的是,他永遠是義字當先。”

江忘憂思忖了片刻,很能理解母親的意思:若非將兄弟義氣看得最重,父親不會等到顧伯父成親後才放下心理負擔,與母親共結連理;若非看重兄弟情,父親亦不至於在母親孕中,遠赴虎口去為段叔叔的師父賀壽。

“娘親,您當時有沒有想過,父親可能不喜歡您?如果是這樣,您會怎麼辦?”

他這一問倒把關霽月問住了,從她所聽所聞,那顧尹昭示好的都有些過頭,孩子如何問出這一句?

“身為女子,有很多事終究不便直言,故而我才隻好以贈扇旁敲側擊。‘乘月’除了暗含我的名字,也有取你父親名字中的‘承’字同音,這個暗示其實已經足夠明顯,他沒回應我,我想更多是礙於和顧兄的情誼。”

江忘憂撐著臉點點頭,隻可惜這些不適用於他,他並不是女子。

他直言或暗示怕是都不合適,而且還不確定那人究竟是怎麼回事,指不定他這些煩惱都是多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