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處就是雁門關。”
“這裡就是雁門關?!”我突然抬起頭,好奇地重複道。
見他點點頭,我不由得在心底暗惱,這個可惡的冉哲,果然是手抖了,好送不送,偏要把我送到雁門關,這裡畢竟是宋人的領地,過了界才是遼國呢!
“將軍大人,小女子還要去見舅舅,就不久留了。”我朝著他畢恭畢敬地躬了躬身,轉身就跑,卻硬是被身後的士兵用長矛給攔了回來。
我惱怒地轉過頭瞪著他,“您這是做什麼?算是欺壓良民嗎?”
他又皺眉審視了我半晌,我納悶地摸摸自己的臉,臨行前我還洗過臉照過鏡子,臉上並沒有什麼異常呀,甚至連痘痘也沒有。他這樣盯著我看,該不會對我有什麼非分之想吧,我如此想著,突然覺得毛骨悚然。
“是不是良民得由我說了算,此女子身份可疑,給我帶回軍營!”
**************************************************************************
我被莫名其妙地帶進了宋軍的軍營,想我穿越時空也有些經驗,去過的地方也都是文明古國,為什麼第一次來到千年前的自己國家會遭到如此待遇。
我在軍帳裡來回踱著步,雖然還沒有慘到和犯人俘虜關押在一起,但見門外把手的士兵麵目嚴肅不苟言笑的樣子,我也知道要想逃出去是不那麼容易的事情了。
出師不利是我對此次穿越的第一評價,可是就這麼回去我又不甘心,我可不想見到璿楓那略帶諷刺的冷冰冰的眼神,那會讓我極度惱恨自己的無能。
無奈,我坐在塌上調整心緒,帳外忽然響起了細碎的爭吵聲,我好奇地湊到帳邊,偷偷掀開帳簾朝外看去,門口守衛的士兵不知什麼時候已經撤下了。
不遠處麵對麵站著兩個男子,一個是剛才那個中年將軍,另外一個身型單薄,沒有穿鎧甲,我並不認識。我豎起耳朵偷聽,他們的話倒也清清楚楚地傳到了我的耳裡。
“潘將軍,遼軍勢如破竹,我們節節敗退,曹將軍等人均已撤軍,偏偏要我們護送那麼多的百姓撤離四州,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事實上,這些老百姓原來就生活在遼王的統治之下,我們的撤離並不會對他們造成傷害。難道您一點都不覺得奇怪嗎?”
“燕雲四州的百姓本來就是我們大宋的子民,護送去大宋一個安全的地方是人之常情,我實在不明白王參軍為什麼要撇開話題說這些無關緊要的問題。”
“非也,潘將軍,也許您也覺得屬下剛才的舉動有些不妥,可是如果屬下不對楊副將出言相激,恐怕我們都會為他陪葬。”
“此話怎講?”
“如今大宋的局勢並不穩定,內憂外患,楊將軍又是北漢的名將,皇上日夜難眠,就是怕養虎為患呀。如果他與遼人聯手的話,隻怕我們大宋會吃悶虧的。”
“一派胡言!王參軍怎可如此詆毀楊將軍,他為國抗遼多年,向來不屈不撓,怎會如你口中所說這般通敵叛國?”
“潘將軍相信也好,不信也罷。有些話,屬下隻得冒死說出來。總之,皇上的脾氣你應該知道,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他的皇位來之不易那。此行楊業必死無疑,我們出手相救隻會增長遼人的氣焰,徒增他們的俘虜而已。”
楊業?!
我放下帳簾,回坐在塌上。恐怕他們還以為我在帳中嚇得瑟瑟發抖才會這麼不把我當回事吧。他們口中的楊業不就是大名鼎鼎的楊家將中的故事主人公嗎?
那王參軍到底說了什麼話激了楊將軍?他口口聲聲地喊那個將軍為潘將軍。難道他就是和楊家將有關的傳說故事中的大奸人潘仁美?!可是剛才聽他那義憤填膺的口氣並不像是大奸大惡之徒啊?
真是太奇怪也太奇妙了。曆史真是值得人推敲,有些故事流傳下來其實未必是真理。這是冉哲一再告誡過我的話,我不得不再一次被他折服。
如此看來,這潘將軍十之八九會聽信王參軍的話。畢竟為了楊業白白送命是不值得的。所以,他和王參軍頂多也隻能算是見死不救。
看來,想要置楊業於死地的真的是皇帝也說不定。如今大宋皇帝是宋太宗趙光義。據我在網絡上的研究和了解,他是弑兄奪位,恐怕那心機也夠深沉,絕對不會是善類。那王參軍口口聲聲說他皇位來之不易恐怕就是說的這件事吧。如此一來,他定然不會輕易放過身邊任何一個對他皇位有威脅的人。什麼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我看是寧可錯殺一千不能放過一個才是。果然是人心險惡,伴君如伴虎,隻是可憐了忠君愛國的楊將軍。
我在心底暗惱,好穿不穿的,我為什麼偏偏要穿到這個鬼地方來。如此,我儼然也成了一個對楊家將見死不救的人。而且,我不僅沒有本事救他脫險,更沒有本事去改變曆史。